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对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考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19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史上一直不缺少对人的重要地位的阐述。在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最早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以德斐斯神庙的箴言“人啊,认识你!”作为哲学的使命。人,一直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漫长的哲学史中,无数伟大的哲学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响应着苏格拉底那神圣的号召——“认识你自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人的哲学探讨。  但是总体看来,在马克思以前的关于人的思考中,却往往容易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把人当成一个非历史的存在物来考察。真正把人放在社会历史中加以探讨的是马克思,在对以往旧哲学的继承与批判中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哲学理论,一直非常重视个体性原则。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状况,正是德国从封建社会迅速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主体形态的人性生成,个人确立独立人格并要求拥有政治权力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马克思哲学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非常强调个体性原则。马克思对人的理解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人与人的命运从来就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质。但马克思从来不抽象地谈论人,在他看来,离开现实的个人,就难于找到科学研究的入口。标志着马克思哲学诞生的第一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和第一个提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明确地把现实的个人作为自己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马克思哲学中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生成,本部分首先简单地回顾了欧洲近代哲学史上对人和社会历史认识的艰难的曲折的历程,讨论了黑格尔、费尔巴哈、施蒂纳等哲学家对于人的论述。马克思正是通过反思、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以及施蒂纳“唯一者”的概念,科学地解释了“现实的个人”这一科学范畴。确立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前提——现实的个人,为整个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第二部分中,笔者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人的个性等方面揭示了现实个人的本质,给读者真实地呈现出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界定。在传统哲学解释框架的话语运转中,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向被解释成几乎与历史的主体——现实个人无关的东西。因此,在第三部分中,笔者论述了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什么也没有做”,人类主体实践历史地、具体地、现实得创造着人类社会历史,从低级到高级,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通过前面的阐述,在第四部分中,笔者论述了现实的个人的提出对马克思哲学体系的巨大影响,同时论述了对我们当今社会产生或者应该产生的影响。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作者虽然只是一个学习者,但在马克思思想的指导下,始终关注现实,致力于对现实世界的改造方法的探索,这也是写作本论文的动机。
其他文献
一、设计原由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变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信息交流工具。但手机对于主要任务是学习的高中学生而言,的确是一大“祸害”。现在的手机简直就是一台微型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以来的研究课题。习近平就曾经在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突破,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导
在西方关于美学领域的探索中,苏珊·朗格算得上是一个多有建树的佼佼者,因为她不光从符号论的角度诠释了美学的新定义,而且还用自己的智慧铸就了一部名著《情感与形式》。她融艺
多年来,诊断房室连接处心律、冠状窦心律、冠状结心律、左房及右房心律,主要是以P 波的极性和形态改变为依据。虽然曾有人提出P波的形态和极性,以及P-R时限在确 Over the y
近年来,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儿童、青少年的运动量增加,运动员中发生贫血的问题已引起注意。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发生贫血不仅影响训练效果,而且常是一些感染
采用Spalart-Allmaras(S-A)湍流模型对跨音速导叶尾缘劈缝射流的定常流动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不同尾缘射流压比对尾缘激波结构与强度、尾迹形态、各种能量损失的影响规律
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陶瓷材料表面半椭圆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计算的几何范围为: 0.06<a/t<0.6, 0.2<a/c<1. 本计算结果与Newman的结果 (ASTME740-80) 相比, 偏差为3%~6%, 证明了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