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对COPD缓解期患者呼吸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oogt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气道阻塞性炎症,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近三十年来,慢阻肺的死亡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气道的慢性炎症阻塞,严重影响了慢阻肺患者的通气及换气功能,慢阻肺患者的肺泡长期过度充气,不仅造成膈肌下降、扁平等形态学改变,而且导致膈肌收缩时初长度缩短,在机械力学方面处于不利位置,对神经驱动的敏感性下降,产生膈肌疲劳,影响膈肌功能,加重肺的过度充气,致使通气量不足,进而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使患者的摄氧需求增加,由此出现恶性循环,进一步制约了患者的呼吸和运动功能。2001年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和WHO共同发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l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正式提出肺康复作为慢阻肺患者稳定期非药物治疗的首选管理方案。肺康复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日常生活中机体和情感的参与活动。在GOLD推荐的广义、完整的康复方案,包括由医生、生理治疗师、专业呼吸护士、职业治疗师、营养专家、社会工作者、戒烟顾问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指导团队,共同对COPD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教育、营养建议、社会心理和行为干预等康复指导。研究业已证实,COPD患者普遍存在骨骼肌功能障碍,而且骨骼肌功能障碍与运动耐力降低密切相关。膈肌属于骨骼肌,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在呼吸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占全部呼吸肌的60%-80%。引起膈肌疲劳的主要原因有缺氧、氧自由基产生过多、营养不良、高碳酸血症、电解质紊乱及机械力学失调等。目前对膈肌疲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改善膈肌收缩性的药物治疗、机械通气使膈肌休息、呼吸肌锻炼、膈肌起搏等方法。改善COPD膈肌功能可以延缓COPD的发生和发展。膈肌起搏的应用缘于膈肌对电刺激的适应性变化与骨骼肌相似的实验基础。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可使骨骼肌结构、代谢及功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膈肌属于骨骼肌,慢性电刺激(Chronic electric stimulation, CES)可使膈肌产生与骨骼肌类似的适应性改变。近年研究发现,COPD在轻、中度时其膈肌I、II型纤维萎缩,重度者尚表现为I型纤维比例增加,膈肌收缩功能受损,蛋白降解增加,对Ca2+敏感性降低,横桥周期性的运动减慢。慢性生理频率电刺激可以使萎缩的膈肌运动单位重新募集,各类型纤维功能增强,同时保持了肌纤维比例的相对正常。因此,生理性电刺激使COPD膈肌纤维类型的转化不是临床所需求的最佳肌纤维重构,40Hz电刺激不是EDP治疗COPD的最佳频率。近年国外文献报道, 10Hz间断低频慢性电刺激可引起骨骼肌IIB型纤维向IIA型纤维转化,并伴有相应的MHC亚型合成的改变。我们的动物实验已经证实,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10+40Hz)后,肺气肿兔膈肌收缩速度加快,收缩力量增强;疲劳恢复时间缩短,耐疲劳能力增加。研究目的:从临床验证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10+40Hz)是否能增强COPD患者的呼吸肌的耐力和强度,改善其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COPD患者的康复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法。研究内容:(一)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10+40Hz)对肺气肿兔膈肌力学特征的影响。1.采用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建立兔肺气肿模型。2.采用自行研制的变频便携式体外膈肌起搏器进行慢性电刺激建立慢性电刺激动物模型。3.使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对肺气肿兔膈肌力学特征的影响。(二)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对COPD缓解期患者呼吸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选择35例缓解期COPD患者参加膈肌起搏治疗。治疗方案为: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根据FEV1进行分级。按照患者病情程度分组,将COPD患者分为A、B组,A组26人,为轻-中度COPD患者, B组9人,为重-极重度COPD患者,均给与体外膈肌起搏(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EDP),采用10+40Hz(350ms方波加40Hz ,0.3ms脉宽,调制)为刺激频率,脉冲幅度70~100V,刺激次数为14次/分,每次30分钟,每天一次,疗程20天;康复期间所有患者均不接受营养、药物、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指导。主要结果:1.兔肺气肿模型肺组织病理检测显示,光镜下可见肺组织稀疏,肺泡间隔变窄,其内毛细血管受压,部分肺泡间隔断裂消失,由若干肺泡融合形成肺大泡,呈典型肺气肿病理表现。2.在观察膈肌力学特征的实验中, 10+40Hz慢性电刺激后,肺气肿兔膈肌颤搐收缩张力(Pt)、强直颤搐收缩张力(Po)明显增加,峰值张力时间(TPT)、1/2松弛时间(1/2Rt)明显缩短,疲劳指数(FI)和疲劳恢复指数(FRI)明显下降(P<0.01);3.肺功能变化:与康复前相比,两组FVC、FEV1/FVC(%)、FEV1/pre(%)、MMEF均有所提高。轻-中度患者康复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重度患者亦有所提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4.呼吸肌耐力的变化:与康复前相比: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6MWD)、最大通气量(MVV)均有所提高,吸气时间(Ti)/呼吸周期时间(Ttot)、吸气肌张力时间指数(TTimi)均有所降低,轻-中度患者康复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重度患者亦有所提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5.呼吸肌肌力的变化:与康复前相比:最大口腔吸气压(MIP)、最大口腔呼气压(MEP)、最大持续吸气压(SIPm)均有所提高。轻-中度患者康复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重度患者亦有所提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6.SGRQ评分的变化:与康复前相比:轻-中度组:影响作用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综合评分有显著性改善(P<0.001);重度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活动受限评分、影响作用评分以及综合评分有显著性改善(P<0.05)。7.动脉血气的变化:与康复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均有所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aCO2亦有所改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8.营养状况对康复效果的影响:与康复前相比:轻-中度COPD患者的静态肺功能、呼吸肌耐力、呼吸肌肌力均明显改善,正常体重指数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低体重指数患者亦有所改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通气功能、呼吸肌肌力和耐力。2.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3.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康复治疗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近些年电子商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其交易规模尚不足传统交易规模的十分之一。限制其发展的瓶颈主要是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缺乏有效的结合。针对这一问题,产生了O2O模式(即On
御玺,可以说是文物中最为特殊的一类。只有它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皇帝亲自使用过的。因此在它所呈现的历史事件面前,材质、艺术性这些平日衡量文物价值的关键因素则退居次位。
在简单介绍微分求积方法(DQ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线性弹性力学空间轴对称问题在静态和自由振动两种情况下的DQ离散化方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考察了网格点的不同取法
<正>所谓"本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真相、本性、原来的面目。本真的儿童语文教学是儿童自主、自由、自觉发展的教育,是回归语文教学本义、真义的教育。作为以语言为出
针对导致奶牛乳房炎的四种病原菌 ,用打孔法测定了金银花、连翘、黄芩、黄柏、鱼腥草等2 2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效果 ,结果表明 ,诃子、黄芩等的综合效果较好 ,从而为中草药防
大众媒介是现代人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我国受众接触媒介中的文化内容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其中国文化认同。基于武汉市的经验研究(N=819)发现:我国
伯明翰学派以戴维·莫利的电视受众研究为代表的媒介受众研究通常被认为在传播学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其理由之一便是认为莫利的研究是将民族志方法应用于媒介研究的典范,
<正>自1991年蓝耳病的病因被确认为RNA病毒以来,美国对这种疫病的控制既有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1994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Scott Dee博士首次采用检测与淘汰结
<正>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养殖户,因用药策略不当而把小病搞成大病,把大病搞成疑难杂症。如看到猪发热,就使用退热的药物,头一两天往往一针见效,但过2d后,再怎么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调整骨盆控制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NF组。两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