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及其情境:本土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制度设置的边缘化、组织能力建设不足和实务行动者在实践中遭遇重重困扰等难题。在此背景下,以扶持社会弱势群体为志业的社会工作者群体中也矛盾性地呈现一种主观弱势感知的现象。这种颇具悖论性的现实表征将我们引向对社会工作者日常劳动中主观世界的探索,其与该群体颇具复杂性和冲突性的情感劳动密切相关。以往的情感劳动研究着重关注以商业服务业为代表的“公共—利益”型劳动者的分析,以“员工—雇主”(劳—资)的单向度关系脉络为重点考察,突出强调资本对劳动者的控制、劳动者自主性缺失、抵抗策略等微观化的情感图景。这一研究取向对利他主义为主导的“公共—价值”型劳动的关注有所不足,由此忽视了多向度、多重互动关系情境中的情感劳动,更因过于强调资本的型塑力量而使其他型塑因素逃逸出研究视野。在中国独具特色的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治理情境下重新审视“公共—价值”型劳动者的情感劳动,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情感劳动的理论边界。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聚焦于探究本土社会工作者情感劳动的经验表征及型塑情感劳动的情境因素,亦即考察社会工作者的“心灵”及其情境。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经验材料的获取主要依赖于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在梳理并发展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情感劳动”概念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政府购买服务牵涉的多重制度文化情境为核心分析框架,通过对各情境中结构性特征与互动的考察,发现:就“心灵”本身来说,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主要涵括三种形式——情感体验、情感整饰与情感调适。具言之,情感体验多元而矛盾,既有情感抑制的负向体验,亦有情感赋能的正向体验;情感整饰呈现出复杂的面孔,表层扮演以掩饰内在感受、规避冲突,深层扮演主要基于职业价值规范的内化,“真情袒露”则既不同于本真性表达也不同于表层、深层扮演,而是凸显对自我形象的有意识维护;情感调适通常涉及自我消解为主的身体技术、观念重构的认知技术以及社会分享、主观划界、使用自由裁量权的社会技术。必须承认的是,社会工作者的“心灵”是情境化的,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塑造心灵的具体情境。就“心灵”背后的“情境”来看,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链条勾勒出一幅独特的社会治理情境,其构成社会工作者生存与发展的独特制度环境。社会工作者与“购买方情境”、“落地方情境”、“机构情境”和“服务对象情境”等关键情境力量展开结构性互动,正是多重互动关系构成了型塑和压抑社会工作者情感劳动的真实情境力量。具体来看,“购买方情境”中,人格化的官僚制、对社会工作者误解与期待并存的矛盾认知、交往中准市场化与准体制化的角色分配模式以及采取成本—收益控制、数目字管理和痕迹管理等方式的功利主义政策逻辑,型塑着双方权力差别下的不平等互动;“落地方情境”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末梢有着强大的行政惯性,承接上级沉降的压力,工作自主性缺失,对社会工作者存有差异化认知,社会工作者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设法彰显自身价值而制造合作;“机构情境”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在价值观、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去专业化”悖象构成社会工作者缺乏正式支持的组织环境,另一方面其蕴含的非正式文化却往往充当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庇护所;“服务对象情境”则在本土文化、制度、历史的影响下呈现制度性信任缺失、公私观念模糊和被动自我改变等特征,这与社会工作者关于“服务对象”的理想想象存在反差。各种情境释放的能量既有一致性,也有异质性甚至冲突性,共同作用于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与主流情感劳动理论过分关注微观、中观层面的结果不同,本研究还探讨了当前治理情境下社会工作者情感劳动的社会性结果。辩证来看,一方面,实施情感劳动能够增进社会工作者在价值、理论、方法及文化等维度的专业反思性;另一方面却也是令人担忧的,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寓意着“公共幻象”,政策倡导与实际执行、理想信念与现实服务、理论大厦与实践琐碎等种种层面的鸿沟随处可见。从事情感劳动的职业社会工作者群体既是公共幻象的“受害者”,也是制造幻象的参与者。在情感劳动理论脉络基础上,本研究试图进一步探索情感劳动理论从商业化向非商业化语境的转换,对情感劳动的概念予以时、空维度的延展,以更具体化的、情境化的方式从结构角度探讨情感劳动的影响因素及关联后果。此外,关注一线社会工作者在多重治理情境、互动场景下的认知、感受、表达与反思,也为研究者“看见”进而更准确地理解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及后续跨文化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数学课程目标包含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指出了刻画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经历(感受、尝试)、体验(体会)、探索。在课程目标由“双基为本”发展为“能力立意”甚至“素养立意”的背景下,数学课程教学如何随之调适与更新,成为课程改革深化阶段的新挑战。现行数学课程教学中,结果性目标已得到很好的呈现与落实,针对过程性目标的课程与教学的呈现与落实仍需深入探索。研究以过
随着来华留学教育的迅速兴起,医学汉语研究水平亟待提高,医学汉语词汇的本体研究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等研究方法,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向对医学汉语词汇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总结出医学汉语的系统性词汇特征。通过词汇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分析归纳了医学汉语词汇构成方式及能产性词法模式。同时,从应用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医学汉语词汇语义框架层级系统,对比分析了现有的医学汉语教材的词汇部分,草拟
自闭症患者家庭的困境及其应对是社会科学关注的重要研究议题。既有研究多从消极的视角探讨了自闭症患者家庭所面临的困境,对自闭症患者家庭在应对困境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韧力探讨不足。西方对家庭韧力的探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是基于过程性视角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家庭韧力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以30个自闭症患者家庭为例,将家庭韧力理论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分析了自闭症患者家庭如何应对困境。研究以自
正如Lucas在三十多年前指出,唯一能让经济学家做实验的地方就是经济模型,没有先验理论和微观实证可以代替模型政策实验,而DSGE模型的产生正给宏观经济学界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用于政策分析的工具,同时也在政策评价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以真实商业周期模型(RBC模型)为基础构建的典型危机前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中引入了名义摩擦,打破了RBC模型的货币政策无效论,从此DSGE模型受
生计是人类延续生命并追寻其意义的基本方面。边缘的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维持生计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议题。生计研究对此进行了持续的探讨。市场经济制度生成于社会,作为一种社会整合形式和人类组织生计活动的方式在现代化过程中日渐占据支配地位,这其中就包括将一度自给自足的农民纳入它的影响范围。由此引发以下一些需要解答的问题。首先,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民的生计形态会发生何种变化?其次,生计形态的变化如何改变
学位
一、高压电缆运维管理现状相比架空线,高压电缆凭"大容量、高可靠、占地少"等独特优势而备受青睐。加之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促使城市电网电缆化率持续攀升,近年来上海高压电缆设备总量保持年均10%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给高压电缆运维管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会议
庭审活动作为重要的司法活动,对庭审各方角色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法庭实践的中心形式,法庭会话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和法学学者们的重要研究对象,对法庭话语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各界对法庭话语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法庭话语的研究开始趋于多样化和实践化,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法庭特定的语境因素,通过对18场庭审(9场民事案件和9场刑事案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非寿险随机准备金评估在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高的准备金会导致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若准备金不足则会使得保险公司因无法结清索赔的债务而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提高准备金的预测精度是精算师的重要任务.目前,随机准备金评估模型分为聚合数据模型(Aggregate Data Models,ADM)和个体数据模型(Individual Data Models,IDM).ADM基于流量三角形而
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推行旨在“支持每一个孩子,实现每一名学生发展”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践行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照顾学生差异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加拿大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照顾学生差异的观念与样态,及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质化研究的取向,在研究策略上采用了工具性个案研究与多重个案研究的思路。选择了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区两所公立小学的四位教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还包括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