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烷基乙二胺双分子膜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uwu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双分子膜的成膜机制认识方面的基本问题,该文在总结各类成膜两亲性分子构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亲性分子自组织双分子膜聚集行为的决定性结构要素,是其分子构造内必须含有能够促使尾随或整个分子在聚集体系内趋于呈平行行取向排列的导向单元"假说,以及"以含有两或多个呈纵向排列的极性强相互作用单元的亲水性基团和普通脂链两个结构单元可以构造出单链成膜两亲性分子"的分子设计思想.据此设计并合成系列单烷基乙二胺(C<,n>H<,2n+1>NHC<,2>H<,4>NH<,2>,n=8、12、14、16和18)两亲性分子,研究它们在非质子化(纯水介质,定义为mr=0HX;HX代表HCl、HBr或HClO<,4>;mr代表HX或NaOH与系列CnH<,2n+1>NH-C<,2>H<,4>NH<,2>之间的摩尔比)、单质子化(mr=1HCl)、完全质子化(mr=2HX=HCl、HBr和HClO<,4>)、含强碱性介质(mr=1NaOH)和ML<,2>型CuX<,2>(X<->=Cl<->、Br<->、NO<,3->和ClO<,4->)配位等四种化学状态、十种介质条件的10mM水溶液样品内的自组织聚集性质(稳定性、聚集形态和相变性质等)及其相应的稀水溶液铸膜样品的聚集结构.
其他文献
该文探索了含氮、氧及氮、膦配体催化的烯烃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考究了不同助剂对含氮、膦配体催化的烯烃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的影响.用原位p或F NMR方法结合分子力学及动力学
微透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内取样技术,它具有活体、原位取样,实时、在线检测等突出特点.由于微透析的取样量较少,因此需要采用高灵敏度、在线的检测方法对所获取的样品进
该文研究了"微乳液法"制备多酸(盐)纳米粒子的可能性和特殊性,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纳米粒子尺寸的影响,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并且进一步利用简单方便的"层接层"自组装方法将
该文采用核磁共振碳谱、电喷雾质谱研究LLDPE-g-AA接枝产物的链结构.电喷雾质谱显示所有的丙烯酸单体都发生自聚形成低聚物,核磁共振碳谱进一步证明了丙烯酸在聚乙烯链上形成
合成了五种新的聚苯乙烯固载锰(Ⅲ)卟啉和聚苯乙烯固载铁(Ⅲ)卟啉, 并通过ICP、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ES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系统研究了烷烃链修饰对金属卟啉催化
学位
该论文由两部分组成:一、Epothilone具有与Taxol相似的抗肿瘤活性和相同的抗癌作用机制。关于epothilone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是近几年有机合成化学的热点课题。研究人员结合
该文合成了金属氮氧杂大环配合物和过渡金属Schiff碱配合物两类化合物,对其结构采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X-衍射等方法进行表征,并对其抗氧化,断裂D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