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新村:“永远的幸福生活”——解读上海20世纪50、60年代的工人新村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55666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将上海50、60年代的工人新村放置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以“幸福生活”为线索,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运用社会学和城市理论的研究成果,对比和分析国内外社会住宅发展过程和特征,论文对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产生背景、建设特征、其发展演变以及社会文化影响和价值取向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论文结构以三组关键词——工人新村、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幸福生活为核心,分别形成如下三个研究部分。工人新村: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和时代需求的总结论文论述了工人新村的产生背景和时代特征。以“新村”理念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总结了我国50、60年代工人新村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城市理论背景;总体概述了我国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建设;并且分析了上海地方特点和城市空间中的上海工人阶级。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相对真实的文化因素的研究以“日常生活世界”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系统分析了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以及它们形成的背景;回顾了当时规划建设理论对工人新村发展的影响;并选择江南住宅和里弄,与工人新村展开了纵向比较。总结出了影响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文化因素。“幸福生活”:偏重于价值取向的分析和社会学评价通过分析“幸福生活”的哲学背景,乌托邦与幸福观,论文为自己确立了广义的评价平台,作为论文研究的思想核心。论文结合同时代东西柏林和北京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建设,对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进行了社会学剖析;在乌托邦、理想城市和幸福观的层面,对上海市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特点进行总结。论文研究继续从60年代后城市理论发展的基本倾向的角度,指出我国城市的现实困境;应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的发展,论文倡导“幸福生活”延续与发展的策略建构,提出了工人新村的当代启示。 回顾历史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思考方式,论文最后指出工人新村是“永远的幸福生活”,进一步突出了工人新村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1898年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文化随之传入东北地区,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为东正教,东正教的传播又伴随着大量东正教堂的修建。因而,东正教堂成为中东铁路建筑文化璀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面临的居民住房问题非常严峻。虽然我国的住宅市场化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商品房为主的房地产开发浪潮,但是与此同时城市中的弱势
本论文研究的文物建筑外饰面的种类主要有抹灰、面砖和灰塑。抹灰类占大多数并且出现最早。我国陶瓷产生于古代,20世纪初用于建筑外饰面装饰。研究对象中带有灰塑的文物建筑
公共空间是城市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它的建设质量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情况,寒地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更是对城市特色的塑造与竞争力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
本文以台湾与闽东南歇山殿堂大木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历史典籍文献、考古发掘资料、现代研究论着、现况调查与匠师访谈资料作结合,就歇山顶的源起与分怖、中国歇山殿堂建筑的大木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在发展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很多城市对旧城区采取的都是大规模更新的方式,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大规模的更新活动会彻底割断城市空间以及生活的文
伴随着中东铁路在中国的修筑,沙俄在东北地区开始驻扎护路队,并且在中东铁路沿线建造军事建筑。军事建筑是中东铁路现存遗产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建筑,类型十分丰富。中东铁路军
自从上世纪80年我国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以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才正式进入到政府的工作议程中来,也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本文以复兴古城历史文化,促进古城发展为目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