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将上海50、60年代的工人新村放置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以“幸福生活”为线索,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运用社会学和城市理论的研究成果,对比和分析国内外社会住宅发展过程和特征,论文对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产生背景、建设特征、其发展演变以及社会文化影响和价值取向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论文结构以三组关键词——工人新村、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幸福生活为核心,分别形成如下三个研究部分。工人新村: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和时代需求的总结论文论述了工人新村的产生背景和时代特征。以“新村”理念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总结了我国50、60年代工人新村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城市理论背景;总体概述了我国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建设;并且分析了上海地方特点和城市空间中的上海工人阶级。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相对真实的文化因素的研究以“日常生活世界”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系统分析了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居住模式与生活形态,以及它们形成的背景;回顾了当时规划建设理论对工人新村发展的影响;并选择江南住宅和里弄,与工人新村展开了纵向比较。总结出了影响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文化因素。“幸福生活”:偏重于价值取向的分析和社会学评价通过分析“幸福生活”的哲学背景,乌托邦与幸福观,论文为自己确立了广义的评价平台,作为论文研究的思想核心。论文结合同时代东西柏林和北京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建设,对上海50、60年代工人新村进行了社会学剖析;在乌托邦、理想城市和幸福观的层面,对上海市50、60年代工人新村的特点进行总结。论文研究继续从60年代后城市理论发展的基本倾向的角度,指出我国城市的现实困境;应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的发展,论文倡导“幸福生活”延续与发展的策略建构,提出了工人新村的当代启示。
回顾历史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思考方式,论文最后指出工人新村是“永远的幸福生活”,进一步突出了工人新村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