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和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69689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类以使用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为特征的燃料电池,相比于其它类型的燃料电池,它们的工作温度较高(600℃到800℃),因此不需要昂贵的铂金属作为催化剂材料,不易受到催化剂一氧化碳中毒的影响,然而较高的工作温度使其在成本和安全方面阻碍了商业化进程。为了进一步降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就需要研发出新型的在中低温下拥有高氧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材料,同时由于工作温度降低导致极化电阻增加,开发新型离子电子混合导体的阴极材料也至关重要。最近,原本作为众所周知的无铅压电材料的NBT(Na0.5Bi0.5Ti O3)因其扭曲的钙钛矿晶格内的快速氧离子传输而被看作是有潜力的电解质材料候选。同时,钙钛矿型氧化物中也存在一些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如LCF(La0.65Ca0.35Fe O3-δ)因其不含Sr和Co等元素而有良好的化学和热兼容性,被看作可以取代传统LSCF的阴极材料。本文分别研究了基于NBT的电解质材料和基于LCF的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1)以NBT氧离子导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A位Sr2+掺杂替代Bi3+,B位Cu2+或Zn2+掺杂替代Ti4+,组分中Bi缺失的一系列样品。结果表明:A、B位掺杂和Bi缺失都扩大了晶格体积,降低了烧结温度,极大地提高了离子电导率,其中A位掺杂对晶粒电导率的影响更大,B位掺杂对晶界电导率的影响更大;Cu2+和Zn2+在NBT基材料中的固溶极限均在2mol%左右,样品NB49STC2和NB49STZ2在600℃下表现出最高的晶粒电导率,分别为6.31×10-3S/cm和6.24×10-3S/cm,活化能分别为0.45 e V和0.47 e V,其电导率均超过了商用电解质YSZ在600℃的2×10-3 S/cm;金属离子Cu2+或Zn2+的掺杂没有导致材料产生电子电导;两种样品都与阳极材料Ni O有着良好的化学兼容性,NB49STC2与阴极材料LSCF有轻微的反应现象,而NB49STZ2与其化学兼容性较差,另外两种材料都在还原性气氛中存在Bi3+和Ti4+被还原的现象。以上研究表明,NB49STC2可被视为潜在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2)以NBT基材料B位掺杂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固相反应法首先制备了B位Zr4+单掺杂的样品,随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备了B位Zr4+和Mg2+双掺杂的样品,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r4+的掺杂使得NBT体系的晶格体积变大,在NBTZr10体系的基础上成功将Mg2+的掺杂量从3mol%提升到5mol%;在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样品组中,NBTZr10M5在600°C表现出最高的晶粒电导率为4.23×10-3S/cm,活化能为0.46 e V,其电导率超过了商用电解质YSZ在600℃的2×10-3 S/cm,在化学性质较不稳定的样品组中NBTZr20M20和NBTZr40M40在650°C下表现出最高的晶粒和晶界总电导率分别为1.98×10-2S/cm和4.4×10-2S/cm,高温段(650℃及以上)的活化能分别为0.44e V和0.36e V,其中后者超过了商用电解质GDC在650℃时的总电导率3.15×10-2 S/cm;Zr4+和Mg2+的掺杂没有导致材料产生电子电导;各样品与阳极材料Ni O有良好的化学兼容性,NBTZr10M5和NBTZr20M20与阴极材料LSCF都有轻微的反应现象。NBTZr10M5在还原性气氛中存在Bi3+和Ti4+被还原,说明通过Zr4+的掺杂并没有改善其容易被还原的化学性质,而NBTZr20M20被完全还原而分解,其抗还原性比NBT本体更差。以上研究表明,NBTZr10M5可被视为潜在的中温固体氧化物材料电池电解质材料,而更高掺杂量的材料因抗还原性极差可考虑其他用途。(3)以新型阴极材料为研究对象,使用固相反应法搭配球磨机(10mm和1mm的球)制备了LCF6535(La0.65Ca0.35Fe O3-δ),LCF73(La0.7Ca0.3Fe O3-δ),BCF73(Bi0.7Ca0.3Fe O3-δ),BCF82(Bi0.8Ca0.2Fe O3-δ)等母体材料和以LCF6535为基础进行Bi元素掺杂的材料,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手工研磨、10mm和1mm球磨对比了制备方法对材料的晶粒尺寸和性能的影响,晶粒尺寸越小电化学性能越好;通过丝网印刷和降低烧结温度成功制备了多孔结构阴极材料,在高温测试后的对称电池中电解质层、阴极层和金电极层之间都没有发生剥离和脱落现象,保持良好的分层关系和微观结构;细化研究了阴极印刷层数、烧结温度、烧结时间以及金电极的烧结温度等对阴极材料对称电池性能的影响;LBCF系列材料综合了LCF和BCF两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Bi的掺杂量为0.3时对称电池的面积比电阻ASR在750℃时达到了0.04Ωcm~2,是商用LSCF阴极材料0.12Ωcm~2的1/3;LBCF3样品展现出了最低的热膨胀系数12.97ppm/K,与常用的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热匹配性;LCF6535样品在600℃时的电导率达到了157 S/cm,而LBCF3在600℃的电导率为21S/cm。Bi3+在A位的掺杂增加了材料的离子电导率,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电子电导率;LBCF3与商用电解质GDC有良好的化学兼容性,但在空气中的稳定性一般,在600℃保温100个小时后其性能下降了17.5%左右。综上所述,LBCF3依然有望成为下一代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
其他文献
目前作用于紫杉醇结合位点和长春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是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但是存在溶解性差、易产生耐药性和毒性大的缺点。作用于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具有结构简单、分子量小、易于修饰、有利于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等特点,且不是耐药相关蛋白的底物,可以克服耐药性问题。目前并没有秋水仙碱结合位点抑制剂被批准上市用于肿瘤治疗,但是由于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和相较于其他微管蛋白结合位
学位
研究目的近年来,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前列腺癌已成为全球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的疾病,在我国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六位。目前前列腺癌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主要以筛查和抗肿瘤治疗为主。化疗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化疗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会对健康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并且目前常用的肿瘤诊断技术
学位
胶质瘤相关癫痫(Glioma-associated epilepsy,GAE)是胶质瘤患者的常见症状性诊断,50%的胶质瘤患者和89%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有癫痫发作经历。目前认为GAE的发生可能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位置、瘤周水肿、遗传背景和微环境的改变。GAE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和多次癫痫发作,甚至昏迷。提高对GAE的认识,早期预测和适当治疗对保护神经认知功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据2012年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 2012)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在全球排名第五,仅次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以及前列腺癌。每年大约有100万例新发病例,其中有70%的病例在发展中国家,而全球有半数以上的病例发生在东亚,主要是在中国。晚期胃癌预后差,且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在诊断时,大多数患者出现了转移性疾病。早期胃癌的症状隐匿,近40%患者症状持续时间不足3个月,仅有2
学位
为评估扫描策略对选区激光熔化(SLM)钴铬合金孔隙率、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工艺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三种扫描策略,即层内扫描为:条形扫描、平面扫描和棋盘扫描,层间旋转67°的扫描方式成型SLM钴铬合金。结果表明:与条形和棋盘试样相比,可以明显看到平面试样孔隙少,说明致密度好。在微观形貌方面,三者差异很小,熔池紧密搭接,只是熔池宽度和深度略有不同。在机械性能方面,可以发现平面扫描得到的试样硬
期刊
背景和目的化学疗法仍然是食管癌和乳腺癌临床治疗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化疗药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进而限制了药物的疗效。因此,筛选鉴定食管癌和乳腺癌化疗增敏新靶点,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DNA双链断裂是放疗和多种化疗药物产生细胞毒性的主要原因。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是双链DNA损伤重要的修复方式
学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微波成像已成为电磁探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在军用领域如运动目标成像、装备缺陷诊断、建筑布局反演均有深入应用。而由于微波成像系统往往需要对各种复杂场景内目标进行现场反演成像,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对无法直接识别的可疑目标进行非入侵式探测的系统或装置,从而能够获得复杂场景内部的目标信息。这就对成像系统提出了能够灵活部署,并且能够在各种不同场景对目标进行快速高分辨成像的应用需求。而传
学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由于各种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会向外辐射能量,导致空间的电磁环境变的愈发复杂。为了避免外部的电磁波影响到自身系统的稳定性,在电子设备量产之前需要进行电磁干扰测试,测试本身会花费大量的金钱,一旦测试不通过,也会影响产品的上市时间,因此在测试之前要通过商业仿真软件对该电子设备的抗扰能力进行验证。然而随着电子设备的复杂度逐渐提升,通过商业软件进行仿
学位
背景与目的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基因靶向药物,可广泛用于诸如癌症等基因变异疾病的治疗。然而,如何保持siRNA递送过程的稳定性和组织靶向性,依然是限制siRNA临床转化及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问题。随着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的进步已经产生了许多纳米递送载体,其中包括脂质体,聚合物,肽和无机物等纳米粒子。但是这些纳米载体仅仅被设计解决递送
学位
背景和目的食管癌是目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排名第六位和第七位的癌症,五年生存率低于20%。食管癌的发生具有地域性,在中国尤其是太行山脉附近省份高发。食管癌主要有两种病理分型,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而中国90%食管癌患者为食管鳞癌。食管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