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逐步深入推进,教师和学生面临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冲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促进学生能够高效率的进行学习,在学业成绩进步的同时,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化学教师无论采取哪种教育方法都不可能使所有学生取得相同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效率。因为学生在各自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个体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从学生的学习风格(场独立与场依存)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主要研究初中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及其不同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化学学科学习效率的关系。力求在不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前提下,使学生获取相对较多的学习收获,即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的同时,综合努力与素养也有提高。该研究涵盖了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学生认知方式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师生认知方式的匹配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等等系列教育相关问题。核心工作在于探讨认知方式与化学教学模式的相互作用,认知方式相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率,认知方式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率。本课题以初三年级二个自然班101名学生作为研究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初中学生化学学习效率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学习化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内容时所采用的问题教学模式,场独立性学生成绩高于场依存性学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学习元素化合物与化学实验内容时采用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两种认知方式学生成绩及学习效率差异不显著。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群体的学习风格相匹配;使教师从教材或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由单纯的备教材、习惯化的教学行为,转变为有意识地选择适应于学生认知方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