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bo59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各个方面都在经历着急剧的转型,同时中国也经历了许许多多重大的制度变革,其中一项就是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被逐步取代,最低生活保障--这项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社会救助制度在这十几年里全面确立和发展起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获得救助成为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提供救助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使得社会救助制度在中国不再是边缘性制度,而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那么,转型期为什么会催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如何?最低生活保障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它与中国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相比有哪些差异,与其他国家的同类制度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它具备什么样的中国特色,这些特色的合理性如何?如何解释制度的发展过程,从其发展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启示?在转型的背景下制度的实际效果如何?制度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要回答这些问题,必然需要对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近期发展的历程进行详细与全面的回顾,因为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脉相承的,只有找到它的源头,才能把握它的现在并预测它的未来。本文就是通过对转型期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研究来回答以上的问题。本文采用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将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变化置于转型期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与分析,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⑴对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以及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清晰界定,概念的清晰化是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同时引入了生存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对社会救助制度分别从“物质”和“精神”层面进行分析的相关理论,这些理论对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对制度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与解释始终离不开这些理论。这些内容在本论文的第二章中给予论述。   ⑵将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这三个阶段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积极作用或意义、经验以及历史局限性等进行深入分析。在阶段划分上,把1993-1999年地方政府主导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方试点与探索作为第一阶段,1999-2006年中央政府主导下以城市低保制度为核心作为第二阶段,2007年以来中央政府主导下迈向城乡一体作为第三阶段,这样进行阶段划分,抓住了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变化,有利于对主要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系统研究。论文利用可收集到的档案资料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详细分析了转型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变迁过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政部等各主体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制度取得的成绩和积极作用、经验与局限性等。这部分内容是论文的第三、四、五章,它回答了“转型期为什么会产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该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如何”的问题。   ⑶利用了社会救助的相关理论,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物质”和“精神”层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与中国传统社会救济制度与国际上的最低收入支持类社会救助制度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制度的中国特色,即制度发展的渐进性、制度结构的叠加性以及制度实施的现代性与传统性的混合,通过对这些中国特色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均具有合理与不合理的两面性。这部分内容在本文的第六章中给予论述,回答了“最低生活保障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它与中国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相比有哪些差异,与其他国家的同类制度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它具备什么样的中国特色,这些特色的合理性如何?”的问题。   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按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与制度变迁的解释,就是一种效益更高、更为适合国情的制度模式对原有模式的替代过程。因此,文章利用了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对制度发展过程给予了解释,发现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重要的制度变迁主体为了适应制度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制度的认识与态度,进而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过程。然而,制度变迁理论解释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变迁主体是如何因对制度预期的改变产生了行为调整的需要进而推动制度变迁,但是却没有解释为什么行为调整会在某个时间点出现,其侧重连续性变迁方式而忽视了制度变迁中的历史关键时刻,即制度发生重大调整的时间点或转折点,因此,本文对这些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刻进行了确认并发掘了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决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中四个关键时刻的因素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即相应的“政治事件”和中央高层领导的介入。这些内容在本文的第七章中给予论述,回答了“如何解释制度发展过程”的问题。   ⑸通过对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文章获得了以下几点启示:第一,建制理念的转变支配着制度发展;第二,中央与地方关系与责任的处理影响着制度发展;第三,物质、能力、权利与动力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始终面对的和需要妥善处理的四大主题。这些内容在文章的第七章中给予论述,回答了“从制度发展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启示?”的问题。   ⑹文章从制度既有目标的达成情况、制度运行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以及制度运行的效率这三大方面对1993年-2006年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简要评估。通过评估发现,在目标实现方面,虽然覆盖面目标基本实现,但制度保障标准较低,只能勉强满足食品需要,基本生活保障不足;在规范性与统一性方面,保障标准制定与调整方法不规范,各地保障标准差距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责任虽逐渐明晰,但仍没有规范化;在运行效率方面,低保对象识别和资金发放的瞄准率较高,但是因制度设计问题已经出现了少数“贫困陷阱”与制度依赖现象。这些内容在文章的第七章中给予论述,回答了“在转型的背景下制度的实际效果如何?”的问题。   ⑺对于制度的未来发展,文章认为应该既尊重国情,又尊重制度的客观发展规律。在短期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当循序渐进地发展与改革:长期来看,应该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现行相关制度并扩充其他救助内容,使之发展成为一种综合型救助制度。这部分内容在文章的第八章,主要回答了“制度的未来将走向何方?”的问题。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上,把城市与农村的制度统合在一起进行考虑,划分指标包括是否由中央政府主导以及中央政府主导下是否关注农村的制度建设这两个方面,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与划分方式,不同于以往城乡分割式的研究。第二,对制度发展的研究除关注各方面的历史记录与资料之外,还始终结合生存权、社会控制及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并把制度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分别用逻辑方式表述出来,即三大阶段分别对应着对于生存权和社会控制的不同界定,力争做到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统一;同时,在借助制度变迁理论解释制度发展的基础上,还针对该理论解释力不足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以弥补其不足并更好地解释制度发展过程。可以说,这些研究都是当前尚未进行过的研究。第三,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对制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与传统社会救济制度和国际上同类制度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制度的中国特色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制度的实践效果做出了简要评估。也就是说,本文除了重点从历史的、动态演变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之外,还从分析的、静态均衡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在进行静态均衡分析时,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进行了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全面、系统。
其他文献
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该文件提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能不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本质上
一篇文章,可引导学习、研究的内容往往很多.而一旦文章放到教材之中,它要求教师讲解的和学生学习的就是有选择的.研读的优势之一,就是研究专题明确,训练重点突出.一篇课文围
[缘由聚焦]rn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日常人际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同时也成为一部分人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
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
不久前,我有幸担任了一次小学《科学》教学大比武的评委工作,选手们比赛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的第一课《纸的观察》,作为该单元的起始课,这一篇课文共安
[案例]rn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上,为沟通梯形面积与其他知识及生活的联系,我出示一堆木材图(如右图),最上层2根,最下层7根,从下往上,每层依次递减1根.我正准备说:“这是一堆
【实录】一、联系生活,孕伏探究主题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变不变)生1:今天上课的老师变了,同学们没有变。生2:今天上课的地方变了,但同学们学习的态度
2005年第1期刊登了冯建强老师一文,阅后,笔者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对冯建强老师的意见不敢苟同.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学滋生出一股华丽浮躁之气,课堂上花样繁多,唱歌、跳舞、律动、表演……,学生与老师就像舞台上的演员,无所不能。此时此刻,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