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Coγ射线对糖多孢红霉菌M的诱变效应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li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抗生素耐药菌日益增多,迫切需要新的抗菌药物,酮内酯类抗生素在抗感染耐药菌方面最有希望。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糖多孢红霉菌A226染色体上KR6基因构建了糖多孢红霉菌M,合成了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一种新的酮内类脂类化合物。然而其产量较低,而且产物没有抑菌活性,需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及糖基化修饰产生出抑菌活性产物。  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既能获得较高的突变率和较宽的突变谱,同时还有利于筛选新的突变型。本试验以糖多孢红霉菌M为出发菌株,以孢子为材料,试验初始糖多孢红霉菌M的孢子悬液浓度为106个/mL,使用60Coγ射线为诱变源,20%甘油吐温、20%DMSO、1%吐温20制备孢子悬液进行辐照处理以纯水为空白对照,稀释涂平板法计数,并根据计数结果计算致死率,选择适宜的溶液制备孢子悬液和适宜的诱变剂量;采用适宜的诱变条件处理,并利用链霉素R3M抗性平板来筛选突变体,发酵培养,取发酵液做枯草杆菌抑菌试验,筛选突变体,计算有效突变率;并研究γ射线对糖多孢红霉菌M的诱变效应。初步研究LiCl诱变及LiCl与60Coγ射线复合诱变糖多孢红霉菌M的诱变效应。  链霉素最低抑制浓度结果表明:随着链霉素浓度的提高,链霉素对糖多孢红霉菌M的抑制作用增强,当链霉素浓度达到100μg/mL时菌株生长完全被抑制,为最小抑制浓度。本试验采用90μg/mL的链霉素抗性平板来筛选抗性突变体,以增大突变株筛选几率。  诱变筛选结果表明:糖多孢红霉菌M对60Coγ射线敏感,剂量越高,存活率越低;使用20%甘油吐温制备孢子悬液时60Coγ射线辐照诱变的效果较好,当辐照剂量为400Gy时,致死率为90.3%,选择为适宜诱变剂量。通过400Gy60Coγ射线辐射结合90μg/mL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两株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突变株,正突变率为1.67‰,均斜面转接5代,其发酵产物抑菌活性基本稳定。  诱变效应观察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诱变可以引起糖多孢红霉菌M的生理形态变化,筛选的1203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中有5株生理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形态变异率达到4.16‰,突变株的孢子颜色、产孢时间、可溶色素、菌落致密性等与糖多孢红霉菌M相比具有较大变化。  LiCl、LiCl与60Coγ射线复合诱变结果显示:糖多孢红霉菌M对LiCl比较敏感,随着培养基中LiCl浓度增加,致死率增高;使用LiCl与60Coγ射线复合诱变具有协同作用。  通过60Coγ射线诱变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的方法筛选突变体,可以显著提高菌落形态变异率及正突变率。而且通过γ射线诱变得到的突变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大大减轻了筛选的工作量,提高了菌种选育的工作效率。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诱变选育红霉素高产菌株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天一阁明州碑林蕴含重要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宁波历史、书法艺术和地方志的珍贵实物.本文为保护这一历史资料,详细调查其主要病害现状,分析研究,天一阁明州碑林急需修缮保护
皖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牌坊建筑,主要以砖石类牌坊为主,年代大多为明清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保护措施的缺乏,这一类古建筑遗存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主要通过对广德县、
边坡工程设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性参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在比较均匀的土层里,不同点之间的土壤特性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土体的这种不确定性,采用可靠度理论进行
雅安高颐阙作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历史文化、建筑、雕塑、美术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本工作对高颐阙病害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文物的保存状况、病害情况,
利用CIE1976标准色度学系统和光谱反射率研究了湖田窑青白瓷和北方白瓷的分类,确定了二者在色度学上的区分标准,并通过CIEL*a*b*色空间的L*C*切面区分了北方白瓷中的粗白瓷和
期刊
本工作的样品日光镜出土于宁夏盐池县张家场汉墓,此墓位于盐池县柳杨堡乡张家村西南,距县城17km.从日光镜的保存情况来看,当时是和泥范一起入葬的,入墓后可能断裂(因断裂面有
采用热膨胀仪测试方法,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对北京龙泉务窑遗址出土的白瓷烧制温度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白瓷的烧制工艺提出较为科学的依据.实验表明,所采用的热膨胀仪能适应测
  对广德太极洞以范仲淹的墨宝"跫然岩"为代表的五方碑刻的保存现状和病害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分析,编制保护修复方案,采用针对性的保护修复方法对碑刻表面的石灰华和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