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SCR系统反应模型及其与某型柴油机匹配性能仿真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可以高效地脱除船舶废气中的NOx,使之满足IMO TierⅢ法规要求,而按照布置方式,船用SCR系统可以分为高压SCR系统(布置在涡轮前)和低压SCR系统(布置在涡轮后)。本文针对某型船用低速二冲程柴油机及其所匹配的高压SCR系统,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建立了柴油机仿真模型,以及柴油机所匹配的SCR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将两者进行耦合。从排气温度、空间速度和NH3/NOx等角度,对SCR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硝酸盐和硫酸盐的生成及分解反应以及催化剂的硫中毒过程进行了分析;对柴油机匹配SCR系统的整体模型进行了废气旁通和扫气旁通调制,提出了相应的调制规律,并分析了旁通调制对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所带来的影响。首先,本文以某型柴油机所匹配的高压SCR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SCR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从排气温度、空速和NH3/NOx等角度,分析了反应条件对SCR系统脱硝效率和氨逃逸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SCR系统随着排气温度的升高,脱硝效率呈现出先升高后略有下降的趋势,350℃时脱硝效率最高,而氨逃逸量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SCR系统的排气空速越大,脱硝效率越低,氨逃逸量越大;SCR系统中NH3/NOx越高,脱硝效率越高,氨逃逸量越大。当温度在250℃及以下时,NH3/NOx对脱硝效率造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次,利用SCR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 SCR系统中硝酸盐和硫酸盐形成和分解的影响因素以及硫中毒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两类沉积物以及催化剂硫中毒现象对SCR系统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NO2/NOx比例在0~0.25范围内时,NO2/NOx越大,NH4NO3生成量越多,并且温度越低,NH4NO3生成量越多,并且脱硝效率也随NO2/NOx的增大而升高;硫酸盐的生成及分解主要发生在200~350℃区间内,在此区间内,SO2和O2浓度越大,脱硝效率越低,氨逃逸量越少:当温度在300℃及以下时,若排气中含有SO2,则运行时间越长,S02浓度越高,脱硝效率越低;当温度在325℃及以上时,硫酸盐和硝酸盐的生成量均很小,且SO2对SCR系统脱硝效率影响有限。因此当柴油机使用高硫油作为其燃料时,SCR系统运行的最低排气温度为325℃。最后,本文以某型船用低速二冲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建立了柴油机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将所建模型与SCR模型进行了耦合,对柴油机匹配高压SCR系统的整体模型进行了废气旁通调制和扫气旁通调制,并分析了旁通调制对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匹配高压SCR系统后,在燃烧高硫油时,其比排放量不能满足IMO Tier Ⅲ法规要求,因此需对柴油机进行旁通调制。旁通调制仿真结果表明,25%负荷下,当EGB阀的阀门开度在0.3时或CBV阀的阀门开度在0.4时即可满足IMO Tier Ⅲ法规要求,并且对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所造成的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大
当代中国开始步入现代化的信息社会,现代的美术教育及文化设施、信息与网络、各类的传媒读物、文化企业的营运策划、党和政府的文艺政策,这些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
结合工作经验,介绍了施工方在建筑施工中如何对影响工程惯量的五个因素——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进行质量控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这些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的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和模型试验方法对由于小型构造物存在而导致的路表拉应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研究了其结构性能.结果表明:由于构造物存在而引起的路表拉应
大黄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本文论述了大黄的不同炮制品和他们的药理作用以及药理成分及药效与炮制的关系。
由于矿山开采中地表结构扰动、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矿山废弃地生态系统极度退化。通过对其产生原因和占地现状、特征的分析,将金属矿山废弃地划分为5大类15个类型,对其生态退
油田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精密度较高的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但在油气田注入水水质普查或快速监测实验现场水质时,常采用测铁管法测定铁离子含量。对检测精度要求较高
<正>新生儿肾积水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容易漏诊。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6月共发现新生儿肾积水3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韩国高等教育近几十年来得到了迅猛扩张,然而其教学与研究质量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韩国高等教育数量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私人或者私有公司的资助与投入,但政府对高等教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