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古榧树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化学计量学从元素计量的角度出发,为阐述植物体和土壤C、N、P等化学元素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供了新方法。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et Lindl)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等价值。为探讨类型、年龄对榧树化学计量的影响,本文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国家森林公园的榧树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于2018和2019年9月采集300 a左右榧树(实生雌榧树圆榧(T.grandis cv.‘Dielsii’)、嫁接良种香榧(T.grandis cv.Merrillii)和实生雄榧树(Male T.grandis)、以及实生榧树不同年龄段(0~100、100~300、300~500、>500 a)植物样(根、枝、叶)和土壤样品(0~20、20~40、40~60cm),分别测定其有机C、全N和全P含量,进而对榧树植物体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榧树的合理经营管理,榧树古树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圆榧和雄榧树植物体-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差异均不显著,雌雄异株对实生榧树植物体-土壤化学计量特征无影响,对榧树经营时可以不考虑雌雄差异。圆榧和雄榧树针叶N:P均小于14,土壤N:P均低于全国土壤N:P均值8.20,二者生长受到N、P共同限制。香榧与圆榧和雄榧树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存在差异,并且人为经营活动主要对榧树P含量影响显著。整体上,榧树土壤-植物体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相关关系并不显著,但土壤-植物体N、P含量相关性表现出雌雄差异,雌榧树根、枝、叶N、P含量与土壤C、N、P含量表现为负相关关系,而雄榧树表现为正相关。2.不同林龄段实生榧树植物体(根、枝、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均无显著差异,林龄对榧树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影响。C、N、P含量300~500 a最高,枝和叶C、N含量500 a以上最低,而根P含量100~300 a最低。不同器官C、N、P含量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整体上表现为叶>枝>根。实生榧树内稳性指数HN:P(20.0)>HP(12.5),即内稳性N:P>P。3.不同林龄段榧树土壤C、N、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C、N含量随年龄增加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而P含量先降低后增加。C:N、C:P和N:P随年龄增加与C、N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年龄段土壤N:P<8.20,说明不同年龄段榧树林地土壤主要受到P限制。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风貌受到强烈冲击,乡村建设刻不容缓。乡村植物景观作为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乡土特征并探究乡村植物的景观特征,让规划先行,有助于乡村风貌的保护和恢复,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的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址在位于江南的浙江省,选取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山地地区3种典型乡村聚落区的村庄作为样本,共计调查44个聚落(平原地区14个,丘陵
苎麻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纤维,4700年前就有人使用,中国是最大的苎麻生产国,所以苎麻也叫“中国草”。新中国成立后,麻类机械的科研发展迅速,现已研制出30多种剥麻机器,其中70%以上都是滚筒式剥麻机,但截止目前还没有一款剥麻机被大量使用。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不足、人力成本增大、传统苎麻剥制机器制麻的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研制新型自动化苎麻剥麻机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经过对全国各地现有苎麻剥麻机
生物土壤结皮是高寒沙区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在防风固沙、生态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有关增温对高寒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系统碳收支影响的研究较为匮乏,不能很好地反映高寒生态系统中生物土壤结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研究以青海共和盆地人工植被恢复区广泛发育的苔藓和藻类结皮为研究对象,采用被动式增温装置OTC进行模拟增温,观测增温条件下两类结皮-土壤系统碳收支的日、月动态变化,探讨增温对生物土壤结皮-土
本文分析了浙北丘陵平原区乡村聚落植物景观的基本特征,运用SBE美景度评价法,评价了浙北丘陵平原区的植物景观美景度,探讨了对美景度影响大的景观因子,从而为当地植物景观的优化提供合理的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的丘陵平原区41个乡村聚落中,有553种植物,隶属于142科405属,数量较多的树种分别为榉树、香樟、桂花、水杉、石楠、柳树、桑树、榆树、山茶;将植物按不同的空间类型进行数量统计,结果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动实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其中关键环节逐步引起重视,而乡村聚落内部的乡村聚落树冠覆盖建设是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与核心要素,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北京市2017年6-9月0.5m高分辨率彩色航空影像,聚焦于林木树冠覆盖指标(UTC),在Arc GIS10.4技术平台下,从树冠覆盖率、功能类型组成、斑块粒级结构、景
人工林杨木是我国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但速生杨木存在密度小、材质软、尺寸不稳定以及易燃易腐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论文将硅石粉溶液化,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硅碱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碱料种类对硅石改性剂(S)性能的影响,利用极差和方差分析优化了硅石溶液化的制备工艺;进一步利用有机硅油和硅烷偶联剂对硅石改性剂进行有机杂化,研制了以硅石改性剂为主剂的渗透性好、高活性的有机杂化硅石溶
1.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4)实验材料(对象)(5)实验条件(6)实验方法步骤(7)实验结果的记录或预测(8)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随机性原则(3)平行重复原则(4)单因子变量原则(5)设立对照原则(6)可操作性原则3.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和提出的假设来具体设计
期刊
清香型白酒发酵是开放的多菌种自然发酵,大曲和环境均是其发酵微生物的来源。但是,大曲和环境对发酵微生物的影响有多大还不清楚。为了研究清香型大曲白酒酿造中发酵微生物的主要来源,我们以大曲、环境和发酵材料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了高通量测序检测。通过对比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发现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大曲和发酵材料。而且发酵材料中的假单胞菌属、嗜热子囊菌属、曲霉属在大曲中很少
本文以探究彩叶树种呈色物候一般规律为目的,首先通过色彩提取获得该地区的色彩空间,并对全年7个时期呈色进行色系划分,从而得出不同色系所占的时期量值。然后对树种7个时期呈色进行SBE评价分析,得到综合美景度评价最高的树种、每个时期美景度最高的树种以及每种树木美景度最高的时期,从而在色彩上为园林植物配置提供新思路。同时将7个色彩时期转变分为8个物候期,得出其在12物候季节中出现的频率,根据物候出现频率推
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icum Thunb.)为兰科杓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细长的、横走的根状茎,叶片扇形;花序顶生,花大色艳,花期4-5月;蒴果近纺锤形,疏被微柔毛。生于海拔1000-2000 m的林下、灌木林下、林缘、溪谷旁、荫蔽斜坡等湿润和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上,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日本也有分布。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根状茎可入药,用于调经,祛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