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氧共轭双键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作为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yun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由于高容量,高能量密度等特有的优点已经成功应用到各种便携设备和电动车上。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中,商业化的石墨负极因为较低的容量难以满足社会对储能设备的要求,而无机负极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体积膨胀,导致容量快速衰减。与此同时,有机负极由于其分子结构可设计,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点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且放电后没有明显的体积膨胀现象,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官能团的设计和显微形态的调整设计出具有更高容量和倍率性能的电极材料。然而,导电性差、易溶解于电解液和暴露的活性点位有限成为有机材料电化学性能提升的主要挑战。针对有机电极所存在的固有的缺点,本文尝试通过小分子钠盐化的方法抑制其在电解液中溶解,三明治层状结构的设计来加快锂离子的脱嵌速率,活性颗粒纳米化的手段获得更多的活性位点,多孔聚合物骨架的搭建获得优异的循环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为了降低有机羰基负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性、以获得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将易溶于电解液的小分子有机羰基化合物钠盐化,制成不溶于电解液的羧酸钠盐(具体为柠檬酸钠、酒石酸钠、草酸钠和均苯四甲酸钠),实验结果显示,草酸钠、酒石酸钠、柠檬酸钠、和均苯四甲酸钠在50 mA/g的电流密度下,200次循环后分别可以获得619.6mAh/g,392.3 mAh/g,403.7 mAh/g和278.1 m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79%,148%,173%,108%。容量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循环过程中电极活性大颗粒的裂解产生更多的活性位点,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距离。(2)为了提升有机共轭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层状结构的稳定性能、以获得优异的倍率容量,我们制备具有大环共轭结构的三明治层状结构的4-硝基钇酞菁(TNY-Pc)化合物。XRD及TEM相关测试发现,酞菁分子堆积的层间距为0.307 nm。并且长循环后的层间距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展示出了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将其用做锂电的负极,在140m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150次循环后,仍可以获得610 mAh/g的高容量。即使在3A/g的电流密度下,也可以达到370.2 mAh/g。这种层状堆积的酞菁所具有的优异的循环寿命和倍率容量主要归因于酞菁分子所具有的多孔而稳固的共轭分子结构和丰富的N=O,C=C等活性基团。(3)为了获得更多暴露的有机活性物质的活性点位、以获得优异的容量和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本文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和多孔的硅藻土对有机物进行包覆,制备了纳米块,纳米棒,纳米线等不同形貌的NTCDA有机颗粒。电化学测试显示,纳米线型的NTCDA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200次循环后仍可以达到1008.5 mAh/g,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91.2%mAh/g,高于纳米棒的753.2 mAh/g和纳米块的288.1 mAh/g。当电流密度提升到1.5 A/g时,纳米线型的NTCDA仍然可以拥有508.9 mAh/g,这种纳米线型颗粒结构所具有的长循环寿命和高倍率容量主要是由于纳米线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露出的活性位点,利于电解液的充分浸润,提高锂离子的扩散速率。(4)为了降低有机共轭电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性、获得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本文将酞菁化合物接枝在在MA-VA聚合物主链上,得到了多孔酞菁接枝聚合物MA-VA-PcNi有机框架电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在200 mA/g下,400次循环后,可以获得512 mAh/g的容量,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71.5%。将其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100 mA/g下,首次可以获得335 mAh/g的比容量,经过400次循环,仍然可以获得289 mAh/g的容量。展现了优异的储钠性能。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MA-VAPcNi有机框架聚合物电极材料的分子内的多框架孔隙结构有利于锂/钠离子的迁移,提升了锂/钠离子的迁移速率,同时聚合物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性小,显示出优越的循环稳定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试运营,干渠局部藻类滋生,尤其是高温的夏季,藻类的生长和繁殖加快,严重影响水质,降低了整个工程的输水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在干渠各个渠段及其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人类活动,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温持续上升。N2O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单分子增温潜势为CO2的298倍。青藏
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力求能源绿色清洁化,是二十一世界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大能源大电网的日益成熟,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规模也逐步扩大。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
能源问题是当今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亟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之一,目前作为主流能源的煤炭和天然气等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正面临着储藏量的减少和需求不断增加的不可调和之矛盾
玉米(Zea may L.)作为人们主要食用的四大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安全、工业与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多用型农作物。玉米籽粒是人类膳食和动物饲料的重
随着中微子的发现,对中微子的研究热潮逐渐兴起并深入发展。自从1956年雷因斯和柯万发现中微子以来,科学家在中微子领域逐渐取得各种显著成果,正逐步揭开这种粒子的神秘面纱。当前中微子的研究是粒子物理学中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存在着很多难解之谜,这可能会成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的突破口,因此全世界科学家都在为研究中微子努力奋斗着。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是我国进行探索中微子奥秘的一项科学实验项目,这项实验是为
煤炭资源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在未来几十年内是不可替代的。基于我国能源特点“富煤、贫油、少气”,以煤制天然气(SNG)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清洁煤炭技术之一。近年来,随着天然气
本文是以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履带吊、旋挖钻等工程机械用多路阀中使用的溢流阀为研究对象,通过溢流阀的基本参数设计和性能分析,根据流体力学理论计算溢
能源与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发展可再生能源转化技术非常重要。设计出高效、稳定、廉价的催化剂是该方向的研究重点。利用模拟计算既可以对催化剂材料的催化实质进行原理性分析,
当前人类正处在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交汇的历史时刻,一场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主导地位的能源革命暗流汹涌。氢能作为洁净的二次能源载体是未来能源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