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铁改性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水体中氰化物的吸附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a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镀、冶金等行业产生的含氰废水中含有的大量金属-氰络合物,是造成含氰废水难以有效处理的关键因素。金属-氰络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往往难以采用传统的化学技术进行去除。吸附法因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生物炭作为一种高效吸附材料,对环境中多种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但污染物的实际去除效果与吸附剂类型、污染物特征、以及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相关。研究表明,纯生物炭材料对于阴离子型无机污染物吸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对生物炭进行改性,提高其对阴离子型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在本研究中,以农业固体废弃物玉米秸秆为制备生物炭的原材料,采用铁剂对其改性,使其能更好的从废水中去除金属-氰络合离子。本研究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纳米铁改性生物炭,采用吸附动力学实验、等温吸附实验以及吸附热力学实验探究纳米铁改性生物炭对金属络合氰的吸附性能以及影响因素;通过XRD、FTIR、元素组成分析、BET、XPS等技术方法对纳米铁改性生物炭吸附前后性质特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其对金属络合氰的吸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SEM-EDS、XRD、FTIR、BET和元素组成分析等结果表明,制得的改性生物炭材料上含有纳米棒状和片状的铁,且均匀的分散在改性材料的表面;铁的添加量的升高,使得改性生物炭的比表面积明显减小,最低仅有7.555m~2/g,而随着温度的上升,比表面积从7.555m~2/g逐渐增大至32.042m~2/g;热解温度的升高和玉米秸秆添加量的上升,更有利于Fe(Ⅲ)还原为Fe(Ⅱ)和Fe~0;铁的改性使材料的零电位点从纯生物炭的4.25右移至7左右,使得其表面带有更多的正电荷,有利于带负电的金属-氰络合离子的吸附;改性后的材料表面含有丰富的铁氧化物,同时比纯生物炭含有更加丰富的官能团(-COOH、-OH),使得改性材料具有更高的极性和亲水性。(2)纳米铁改性后的材料对金属络合氰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但是采用准一级动力学和Elovich方程拟合的相关系数R~2也较高,表明纳米铁改性生物炭对水中金属络合氰的吸附过程可能受到了多种吸附过程的共同作用,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多种机理。改性后的材料对金属络合氰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吸附材料对金属络合氰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同时,BC@Fe-2-700对三种金属氰络合物均表现出更好的吸附性能,对铁氰、亚铁氰和镍氰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80.96mg/g、454.52mg/g和588.86mg/g。BC@Fe-2-700具有最好的吸附效能,也是因为比其他温度或铁碳比例下的材料具有更高的极性和亲水性,也含有更多的含氧官能团和铁氧化物。热力学的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不利于金属络合氰的去除,改性材料对金属络合氰的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3)溶液的p H值、共存阴离子都是影响纳米铁改性生物炭吸附金属络合氰的重要因素。当p H值从4.5升至7.5时,改性生物炭表面的荷电性由正电荷多负电荷少逐渐变为负电荷居多,不利于带负电荷的金属-氰络合离子的吸附;同时影响改性生物炭表面铁的溶解和含氧官能团(-COOH、-OH等)的稳定性,进一步影响金属络合氰的去除效率。共存阴离子的添加,与金属络合氰产生竞争吸附作用,且随着共存阴离子浓度的升高,金属络合氰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共存阴离子对金属络合氰的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为H2PO4-<Cl-<SO42-,相较于镍氰来说,共存阴离子对铁氰和亚铁氰的影响更小。(4)通过SEM-EDS、XPS等一系列表征分析,得出BC@Fe复合材料去除氰化物的增强机理:1)铁的负载使生物炭的零电位点右移,在p H≈4的酸性反应体系中,纳米铁改性生物炭比纯生物炭表面带有更多的正电荷,从而更有利于静电吸附带负电的金属氰根离子;2)铁的负载改变了材料的元素组成,从而改变了材料的理化性质,使改性材料相比于纯生物炭具有更高的极性和亲水性,更有利于吸附同为极性物质的金属络合氰;3)铁的负载使生物炭表面具有更加丰富的含氧官能团(-OH、-C-O、-COOH),更有利于吸附材料与金属络合氰之间发生氢键作用;同时,改性材料的表面含有丰富的铁氧化物,Fe-O与金属络合氰发生表面络合作用,从而达到去除金属络合氰的目的;4)改性材料表面存在Lewis酸性质的铁颗粒,促使整个体系呈酸性,同时溶解出的Fe2+和Fe3+,使得铁氰和亚铁氰发生沉淀作用。
其他文献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自从南宋建成后,经过数次修缮,但其表面金箔仍出现了变色、开裂、脱落等病害。金箔受损的原因有很多,此前研究者们多针对酸雾、湿度等环境因子进行研究,而关于金箔表面微生物对金箔腐蚀作用的研究还较少。因此,对微生物腐蚀金箔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为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表面金箔及类似金箔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本研究从千手观音造像的外部环境监测出发,从千手观音造像表面分离纯
学位
生物膜是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和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其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占据了地表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很大一部分。作为一种重要的光敏剂,辐照下DOM会吸收光子并激发产生光敏活性中间体(Reactive Intermediates,RIs),而RIs会影响自然水体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目前该领域研究大多集中在传统意义DOM的光敏活性和底物降解能力方面,对于非传统意义上的DOM(如
学位
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和管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世界范围内持续存在的环境问题。随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激增和土地资源的匮乏,垃圾焚烧技术已经取代卫生填埋成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但是垃圾焚烧产生的危险废物飞灰的处理与处置问题还没有被有效解决,当前迫切需要一种经济绿色有效的飞灰处理处置技术。羟基磷灰石(HAP)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而具有强大的离子交换能力、表面酸碱可调性和热稳定性
学位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一种在水环境中分布广泛、赋存量大的新兴污染物,由于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而成为了环境领域的研究焦点。现有研究表明,环境介质、动植物体内,甚至人体内有MPs的存在。饮用水是MPs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关于饮用水处理过程中PSMPs的响应特征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在我国现行饮用水处理标准所规定的参数(混凝剂种类、过滤基质、消毒剂)下,首先以聚合氯化铝(P
学位
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工艺仍存在生物除磷效率低,好氧过程大量曝气造成能耗过高等问题。有研究发现振动可用于促进膜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膜系统中物质传递和提升污水处理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提升磷污染物削减效能和实现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的技术,但目前关于振动对活性污泥系统生物除磷的影响仍缺乏相关的研究。基于此,论文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引入低频振动,通过批次实验、连续运行实验及长期对照实验,探究了低频振动对于活性污泥系统的
学位
人工湿地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分散式污水处理。纳米银颗粒(AgNPs)是粒径小于100 nm的银单质颗粒,普遍存在于自然水体和生活污水中,极易被人工湿地截留并对微生物产生胁迫作用,降低了污水处理效能。本研究针对AgNPs胁迫下人工湿地处理效能低下的问题,构建了基于黄铁矿和生物炭基质的人工湿地系统,设置了四个不同的处理组,包括砾石组(GR组)、生物炭组(BC组)、黄铁矿组(PY组)以及
学位
我国柑橘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多样化,主要包括鲜食、罐头加工、陈皮加工等,其中陈皮加工已成为部分地区“富民兴业”的特色产业。在柑橘皮陈化过程中,微生物具有重要作用,影响着陈皮中活性物质的积累和风味的形成,利用微生物可实现人工催陈、缩短陈化时间和减少霉变等。此外,柑橘经加工后产生大量剩余皮渣,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结合微生物发酵,利用柑橘皮渣作为发酵基质生产可供动物食用的蛋白饲料、柠檬酸、曲酸等有机酸
学位
随着我国风电开发布局不断南移,东南沿海省份因兼具丰富的陆上和海上风能资源且靠近电力负荷中心成为风电开发的重点区域。然而风电开发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干扰,也会造成不可忽视的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因此,亟需对海-陆风电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对比分析,以期为东南沿海省份统筹海-陆风电开发提供定量化决策依据。本研究选取山东省鲁能(单机1.5MW,总装机42MW,下同)、瓦善(
学位
儿童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是一种常见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多由中枢神经系统和肌骨系统损伤引起,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神经科学的实证研究提示,儿童期是大脑和神经系统以及肢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有较大的可塑性和代偿性,在这一时期积极开展脑肢协同干预,可取得理想的恢复效果。因此,针对儿童运动功能发育迟缓的治疗,儿童康复医学的及时介入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我国儿童康复起步晚、行业医务人员短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服务能力
学位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生活垃圾填埋气因其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潜质,成为可再生能源的研究热点。生活垃圾填埋气中的能量通过内燃机、发电机组等电力设备转化为电能实现再利用,能有效缓解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的发生。硅氧烷作为填埋气中的微量成分,对填埋气的利用造成了极大的妨碍。在填埋气的燃烧过程中,硅氧烷会被转化为硅酸盐和微晶石英,沉积在火花塞、气缸、叶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