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23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教育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的重任,一个国家教育办得好坏,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强弱和民族的兴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对我国教育进行了疯狂破坏,给我国教育造成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抗战时期的桂林教育,则成为战争中的奇迹。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成为一个主要因素,推动了桂林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成为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据有重要一席的“文化名城”。抗战时期,桂林的教育事业是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有所发展的?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整体上梳理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具体探究和总结桂林教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形式,分析其社会原因和认识上的原因,不仅能够充实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地方史的研究,也利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教育结构中的矛盾和症结,总结中国教育发展的规律,为当前中国教育改革提供历史借鉴。第一部分概述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分别对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进行了客观的阐述。第二部分考察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概览。分别对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国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干部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等分门别类进行考察。第三部分探讨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的特征。战时桂林教育发展渐趋平衡,教育发展形式多样、类型各别、异彩纷呈。战时桂林教育发展中还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各级教育激发师生爱国热情,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抗战时期桂林教育还体现了一种桂人对于新式教育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精神,最终使名人、名校、名城互相辉映。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进行了简单评价:一是最广泛地唤醒了民众,使广大百姓能积极投入抗日洪流当中。二是学校教育直接为抗日救亡服务。三是教育为抗战文化城增添色彩。四是重教兴学盛极一时。五是抗战教育影响深远。教育是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外在方式,对文化的变迁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战时桂林教育的发展,将先进的思想、技术、文化带给了发展相对落后的桂林,为桂林乃至广西的现代化起步奠定了基础,对桂林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偶然性对军事突发事件的影响具有规律趋势,军事情报预测必须掌握偶然性对军事突发事件特别是战争的影响.本文结合情报工作的实际,着重论述了如何把握以下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
论述了基层图书馆利用特色资源优势和功能、为科技兴农服务的可行性,提出如何获得特色资源信息的设想.
Nephrotoxicit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kidney problems and occurs when the body is exposed to a drug or toxin. Natural sources of antioxidants may serve as a
引言国内外舆论一致认为,非遗保护是当今中国最有活力的文化政策和活动。十余年来,我国共采录非遗资料87万余份,其中,列入国家级名录1372项,进入世界名录(包括抢救性名录)近4
冯骥才有“四驾马车”——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每一驾马车上都满载着丰硕的成果,一路疾驰。这“四驾马车”同样满载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良心、文化责任感、文
一、制定背景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开启了全社会传承和弘扬优秀
中韩两国,辅车相倚,唇齿相依。从古至今,两国人民往来密切,相互移居频繁。到了近代,中国境内尤其是东北地区的韩国移民激增,他们在中国主要从事垦荒种地以及经商等活动。1910
古今中外,举凡战争爆发,伤亡就无可避免。因此,无论是从战时还是战后看来,伤兵的善后工作都显得极为重要。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中华民族奋
自20世纪末至今,几乎是在同一时期,“文化自觉”的概念在中国学界从出现到流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从联合国提出到中国热烈响应。人们注意到这两个重大文化事件的历史
分析了图书管理者同读者保持的关系。以顺应关系为基础,同时发展产生了制约关系、借助关系和培养关系。随着图书馆工作的发展,图书管理者将主动地面向读者建立起更为丰富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