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光剂的合成及其在纺织抗紫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whiteto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外线是一种电磁波辐射线(Ultraviolet radiation—UVR),按其波段可分为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UVC)三种,其波段分别为320-400nm、280-320nm、100-280nm。正常情况下,UVC能被大气层中臭氧层吸收,部分UVA及UVB也会被臭氧层吸收,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到达地球表面。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局部地区臭氧层变薄或出现臭氧层空洞。紫外线照射到织物上,一部分被织物自然吸收,另一部则被表面纤维反射,剩余的则透过织物,该部分紫外线能对皮肤产生影响,导致皮肤损伤,产生病变。紫外线的防护方法就是采用紫外线屏蔽剂或其它功能性助剂对纤维、纱线或织物进行改性处理,从而达到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目的。或利用抗紫外助剂进行织物后整理,单独或混合使用无机紫外线散射剂或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等,用浸渍法、印花法或吸尽法附着在合纤维或织物上,制得防紫外线纤维和织物。转光剂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命名也不尽相同。通常认为,转光剂是一类能将日光中紫外光、绿光等转化为红光、蓝光的化学物质,其核心是稀土元素,如铕(Eu)、钐(Sm)等,其特有的f-f轨道电子跃迁,可以发出特征光,具有紫外转红、蓝或绿光的作用。另外,一些荧光惰性的稀土元素,如钇(Y),与荧光活性离子配合后,亦可起到荧光增强作用稀土有机转光剂是一类铕及杂核稀土元素的有机配合物,能吸收紫外光发射出可见光的光致发光材料,具有发光亮度高、光色单一性好、光热稳定性强、不易老化、易于分散于各种溶剂和有机材料中等优点,因此被用于制造各种有机荧光材料。利用转光剂的光转换机能,将紫外光进行有效转换可达到防紫外的效果,这对于拓展转光剂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开发功能性纺织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尚无发现此类研究。本论文研究了转光剂应用于织物抗紫外的可行性,合成了新型转光剂,对不同配体、合成路线与合成工艺对转光剂转光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新合成转光剂的分散性,并根据转光剂的吸收波段及其吸光能力差异,选定了具有宽频吸收紫外光并进行有效转换、能够应用于纺织抗紫外的转光剂。研究了不同转光剂的抗紫外整理工艺及整理后的织物性能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市场上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能吸收300-360nm紫外光,发射591.8,614.1,701.8nm红、黄光,经转光剂整理后,织物抗紫外能力明显提高,证明了其转光剂应用于织物抗紫外整理的可行性。但同时发现,市售转光剂存在着在水中不易溶解、分散性差、易于造成织物色差的现象。在合成新型转光剂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固相化学合成的方法能将碳酸铕与有机配体分别球磨合成Eu (sds)4、 Eu (q)4、 Eu (AcA)4、 Eu (DBM)4、Eu (TTA)3phen、 Eu (sal)3sds和Eu (DBM)3q配合物。首先制备氯化铕的无水乙醇溶液,铕与羟基喹啉和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能通过液相合成法,得到Eu (TTA)3phen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水乙醇溶液。通过液相合成的Eu (TTA)3phen与固相合成法合成的Eu (TTA)3phen红外谱图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液相合成的Eu (TTA)3phen的红外谱图中的特征峰清晰,并且配体的特征峰在配合物中基本消失,表明通过固相方法在合成过程中配体与铕的结合不及液相合成方法充分。从合成的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激发光谱看,在引入有机配体后,不同稀土配合物的吸收波段差异较大。但由于有机配体的π-π*电子转移的作用,配合物普遍能够吸收200-400nm的紫外光,最高的是碳酸铕与二苯甲酰甲烷合成的Eu (DBM)4配合物,其吸收波段可达到200-450nm。对比几种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发现二元配体的配合物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要强于一元配体的配合物。二元有机配体的配合物Eu (TTA)3phen几乎能将200nm-400nm内的紫外光全部吸收,形成的吸收振动峰丰厚饱满,较一元配合物Eu (sds)4、 Eu (q)4、 Eu (AcA)4、 Eu (DBM)4的吸收能力都要强。对比六偏磷酸钠与聚丙烯酸钠两分散体系在相同条件下的分散情况,发现六偏磷酸钠的分散性明显优于聚丙烯酸钠。三种分散体系中,单一分散剂聚丙烯酸钠及六偏磷酸钠在浓度为1.5g/L时分散性最佳,二元分散剂(丙烯酸钠与六偏磷酸钠1:1配合)浓度在2.5g/L时分散性最佳。通过吸光度分析发现单一分散剂最佳分散效果优于二元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对转光剂的分散效果好于聚丙烯酸钠。五种转光剂中,乙醇溶液转光剂A的分散性最佳,转光剂C最差。六偏磷酸钠、聚丙烯酸钠、二元分散剂的加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转光剂的分散性能,且随着分散剂浓度的增加分散体系的吸光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佳分散工艺为:转光剂浓度1g/L,六偏磷酸钠浓度1.5g/L,高速搅拌下能获得较好的分散效果。单独使用转光剂时,1.0g/L的转光剂浓度抗紫外效果最佳。自然晾干、焙烘、浸轧三种整理工艺中,焙烘时织物的抗紫外防护系数最高,抗紫外效果最佳。加入分散剂六偏磷酸钠、聚丙烯酸钠可以大大提高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即六偏磷酸钠、聚丙烯酸钠1.5g/L,二元分散剂2.5g/L,加入六偏磷酸钠及适量转光剂时织物的转光效果最佳。本论文新合成的乙醇溶液转光剂抗紫外效果最优。经转光剂整理后,发现转光剂整理后织物的强伸度、折皱回弹性无显著变化,基本保持不变,整理后织物白度稍有下降,DATACOLOR SF-60测试发现转光剂整理后织物偏红光、绿光。综上所述,发现转光剂能用于织物的抗紫外整理,具有宽频高效吸收紫外光的能力,织物经整理后的抗紫外能力明显提高,且用量较少,这为织物抗紫外功能整理提供了一种新型助剂,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减少工艺流程,同时为稀土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其应用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他文献
黄埔系是国民党内重要的军事派系,倚仗蒋介石的大力培养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政治军事集团,黄埔系成员大多出身于黄埔军校,是中国较早的一批高素质职业军人,国民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诗人。他以简洁平实的叙述语言,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被称为“极简主义之父”,曾为美国七八十年代短篇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医疗给药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临床医学当中,但是,随着静脉输液的广泛使用,输液过程中容易带来的一些不便也逐渐显现出来。静脉输液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对两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为人们带来众多福社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人类社会产生诸多问题和纠纷。在网络环境中,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都需要重新考虑和解决。互联网技术给
由于二十世纪初的特殊历史背景,自我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焦点,大量的作家,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对此进行了关注。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他的文章《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
城镇化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战略对策,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高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解决“三农”问题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城镇化健康发展是解决我
<正>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is)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之一。实验诊断学的任务是将临床检验所提供的检验信息,通过医师的综合
目的利用计算机模拟颅内动脉瘤及其载瘤动脉的血液流动,对不同大小的宽、窄颈动脉瘤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方法根据动脉瘤大小分类,模拟典型侧方动脉瘤图像,联合应用Photoshop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由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正在为世界所重视,各国都在寻找解决方法。低碳经济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