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储能特性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储存和转化已成为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治理问题上至关重要的环节,开展储能器件活性材料的结构设计、性能优化、可控制备以及构效关系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炭材料以其多变的结构形式、稳定的化学性质成为如双电层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储能器件的主要电极材料。炭材料的储能特性与其比表面积、孔道结构、晶体结构等因素有关,针对不同应用器件其结构特点要求不同,对炭材料前驱体的来源和分子特性则提出了更高要求。木质素是一种生物质炭材料前驱体,其来源广泛且易于实现分子结构的调控和改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被视为固体废物或低级燃料。由此,以木质素作为前驱体,依托于木质素天然的三维网络分子结构和丰富的含氧官能团,通过化学改性等方式制备出高性能活性炭、硬炭和复合炭材料不仅提升储能器件的性能,而且实现了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以木质素基炭材料为研究对象,围绕应用于不同储能器件中炭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工艺、构效关系以及电化学储能机制等开展工作。第3–4章的主要内容为:以预添加活化剂的反相成型改进化学活化法和溶剂调控胶体颗粒尺寸的方式,分别制备具有高度连通三维孔道结构和纳米尺度规整形貌的两种球形多孔炭材料,利用多种表征手段测定其物化性质,评价其电化学性能,并考察其孔道结构对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第5章的主要内容为:采用酚醛树脂化改性木质素纳米球方法制备出兼具大碳层间距和晶体尺寸的木质素基硬炭材料,利用多种表征手段测定材料的物化性质,评价其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时的电化学特性,探究硬炭材料的储钠机理;第6章的主要内容为:采用球磨混合法、高温热解法制备出具有不同炭负载结构的木质素基炭/Fe Se2复合材料,利用多种表征手段测定该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质,评价其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探究木质素在含铁化合物作用下成炭的衍化机制和炭结构与材料电化学性能间的构效关系。论文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建立了一种以活化剂预添加的反相成型化学活化改良方法,获得具有高孔道连通性三维孔道结构体系的木质素基层次孔炭微球。材料的适宜制备条件为:K2CO3与木质素的质量比为0.75,反相成型蒸发温度为85°C,活化反应温度为850°C。由此所得的多孔炭材料在双电层电容器中应用的质量比电容量可达140 F g–1,体积比电容量可达65 F cm–3,这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529 m~2 g–1)和全孔体积(1.02 cm~3 g–1)和优良的孔道结构有关,10000次循环测试中电容保持率为89%。研究结果表明:K2CO3在多孔炭的制备过程中陆续发挥了p H调节剂、模板剂和活化剂的作用,首先由K2CO3所占据的位置形成中孔,随后由内而外地在微球内部进行活化,在形成微孔孔隙的同时将材料内部中孔相互连通,形成供离子快速扩散的通道,这也大幅提高活化反应效率,使碱炭比大幅降低,拓展了该改进化学活化法的应用前景。(2)采用溶剂调控胶体颗粒尺寸的方式制备出平均粒径在0.15–1.4μm范围内可自由调整的木质素胶体颗粒,再经过活化反应得到比表面积可达2566 m~2 g–1、全孔体积为1.53 cm~3 g–1的木质素基层次多孔炭纳米球。由此得到的材料在有机系和离子液体电解液的双电层电容器中比容量可达147和160 F g–1,在10 A g–1电流密度时仍保持117和108 F g–1,在1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1%。研究结果表明:丙酮和水的二元溶剂可与木质素分子上疏水和亲水基团相作用,在范德华力和π-π共轭效应下形成胶体颗粒,其尺寸由丙酮的相对含量所决定。研究还发现:小粒径的多孔炭纳米球能有效地提高样品表面能,增强其电化学吸附能力并缩短离子扩散路径,进而有助于实现材料电容特性和倍率性能的提升。(3)采用酚醛树脂化改性方法制备出兼具大碳层间距(d002=0.370 nm)和微晶尺寸(La=6.13 nm)的木质素基炭纳米球,其在钠离子半电池体系中表现出高达345 m Ah g–1的比容量和74%的首次库伦效率,在全电池中基于负极的比容量达到279 m Ah g–1,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该种材料的适宜制备条件为:酸性条件下树脂化反应温度为90°C,反应时间为12 h,炭化最佳温度为1300°C。研究结果表明:甲醛参与的酚醛树脂反应能够使木质素分子/单体倾向于线性缩聚,从而维持木质素基纳米球的球形形貌并增强其热稳定性,而在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中可形成尺寸更大的类石墨微晶,进而有助于材料容量特性的提高。结合材料的微晶结构与其电化学性能可以发现:低压平台段容量对应于钠离子嵌入类石墨层间的行为,高压斜坡段容量则对应于材料在缺陷位点的吸附式储钠行为,与硬炭材料“吸附-嵌入”机理相符合。(4)采用球磨混合和高温热解联用法,制备出以木质素基炭材料为负载材料、以Fe Se2为活性物质的高性能C/Fe Se2复合材料,该种复合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最佳比容量可达433 m Ah g–1,在10 A g–1时最高达到213 m Ah g–1,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特性。研究揭示木质素在含铁化合物催化下的碳结构衍化机制为:低温下从木质素中逸出的含碳小分子进入柠檬酸铁晶面形成较小的类石墨微晶结构,当温度升高后被还原的Fe物种可进一步催化周围碳原子形成石墨碳结构。另外,研究发现:低热解温度下复合材料活性物质Fe Se2含量较高,表现出较好的容量特性;而高温热解下复合材料的炭负载物已高度石墨化,材料整体电子导电性大幅提高,以此可为以转化反应机制储钠的Fe Se2提供电子传输通道,进而实现其倍率性能的大幅提升。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在二氧化碳(CO2)捕集方面的巨大潜力已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利用MOF基材料转化CO2是目前研究的热点。CO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是一种100%原子经济的反应,并且产物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合理利用MOFs的特点在其框架结构中构筑催化活性位点是制备高效催化CO2环加成反应的MOFs催化剂的关键。开放的金属位点是MOF基催化剂催化CO2环加成反应的一类重要催化
学位
二氧化碳(CO2)的捕集和转化对于缓解温室效应、提高能源利用率等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经济价值,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离子液体(ILs)呈现高CO2亲和力和结构可设计性,其中功能基团的引入有利于气体捕集性能和催化活性的增强,但其高黏度的特点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与发展。结合ILs中特征基团的高CO2亲和性与多孔材料的高比表和孔体积制备离子液体基多孔材料可提高捕集分离和催化性能,且作为多相催化剂
学位
日光蒸发技术作为一种太阳能转化利用的典型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净化以及液体产品提纯等诸多领域。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高效光热转化材料的不断涌现,以及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设计的不断创新,日光驱动的界面蒸发-分离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凝胶材料是一种具有交联网络结构的多孔高分子材料,其作为光热-蒸汽转化载体材料,拥有低蒸发能耗、高水分传输速率以及表面形貌易于调控等多重优点。本论文工作以琼脂糖(
学位
随着石油和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甲烷(天然气和页岩气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能源供应和化工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化学链甲烷部分氧化工艺以载氧体为媒介,将传统甲烷部分氧化过程拆分成不同时间或空间进行的几个子反应。该工艺使用载氧体的晶格氧替代氧气作为氧源,低能耗和安全的将甲烷部分氧化产生合成气。本论文围绕化学链甲烷部分氧化反应载氧体的设计及释氧动力学展开研究。针对典型的钙钛矿载氧体La Fe O3释氧
学位
燃料重整技术在制备氢气及合成气中具有重要应用。本文基于燃料性质及重整反应特点设计镍基重整催化剂,通过调控催化剂表面氧空位浓度、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强度、镍分散度及载体酸/碱性,实现不同结构燃料的高效、稳定重整过程。根据乙醇蒸汽重整中协调C-C、C-H及O-H三类断键活性的需要,制备了高分散度及丰富氧空位的稀土元素掺杂氧化铈负载Ni催化剂,系统研究了Pr掺杂量对催化剂表面氧空位浓度、镍分散度及乙醇蒸汽重
学位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与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G)换算公式。方法 选取2000年7月—2018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 974例,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组(DM,n=4 850)、糖耐量减低组
期刊
针对传统项目管理方式存在的监管难和监督滞后等问题,本文研究了重点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体系架构,设计实现了基于钉钉审批流和待办事项的重点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重点项目的移动端填报、进度管理和审批功能。系统的应用提高了重点项目管理的效率,实现项目全周期管理。
期刊
1,3-丁二烯是生产橡胶、树脂、工程塑料的重要单体,在化工行业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现有的丁二烯生产主要基于石油原料,发展非石油路线的乙醇生产丁二烯技术,符合我国能源结构实际及可持续发展要求。锆基催化剂是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催化体系之一,主要包括锆基氧化物催化剂和锆基分子筛催化剂。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锆基催化剂催化乙醇制丁二烯的过程(ETB)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锆氧化物催化
学位
基于吸附原理的血液灌流是目前用于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疗法。但传统的活性炭和树脂基血液灌流吸附剂(Hemoadsorbents)对毒素的吸附清除效果仍不够理想。因此,本文基于具有高吸附特性的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多孔有机聚合物(Porous Organic Polymers,POPs)以及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
学位
微纳马达是一种能够将物理场能和化学能转化为粒子机械能,从而实现自主运动的微纳尺度器械或设备。微纳马达的运动能加速微观传质过程,提升其表面活性位点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碰撞几率从而促进相应的物理/化学过程。以微纳马达为载体能够一定程度上解除固定化酶载体对酶反应过程的扩散控制,从而提升其活性。因此,设计制备微纳马达固定化酶载体,研究微纳马达固定化酶的运动行为和催化性能及其相互作用,对于新型固定化酶的开发应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