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白皮书,书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了7亿多,贫困发生率下降为5.7%,实现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截至15年年底,减少到了5575万人。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贫困标准逐年提高,贫困地区内部差距扩大,“绝对贫困”问题减少了“相对贫困”问题却日益显著。在新常态下,传统的工作手段和方法已不适应中国新时期的扶贫要求,要打破禁锢思维,寻找新的突破口,就需要建立新的扶贫工作体系,而精准的贫困人口“进入-退出”制度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精准扶贫“进入-退出”机制是基于提高扶贫对象瞄准度高和激励贫困者主动脱贫目标的动态制度体系,是利用扶贫资源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通过六个部分的论述精准扶贫“进入-退出”机制的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其次,给出了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再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贫困问题的的基础理论。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纳克斯、缪尔达尔和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三个贫困的基础理论,以及当前理论界主要的贫困测度指标;第三部分概述了中国扶贫的基本情况和问题,提出建立精准扶贫“进入-退出”机制的必要性。介绍中国扶贫制度的历史沿革,从贫困对象识别、贫困资源配置和贫困管理动态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扶贫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我国扶贫工作中存在贫困救助资源分配不均、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贫困救助水平低且固态化等方面的问题,并剖析了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脱贫退出机制不完善和缺乏多维动态的测贫指标。第四部分为模型构建。建立中国农村精准扶贫进出机制模型,模型分为基于多维动态贫困指标的精准扶贫进入机制和基于负所得税制的激励型精准扶贫退出机制两个部分。其中,进入机制通过多层次指标测量贫困,并建立动态长期机制剔除短期贫困和伪贫困,提高扶贫对象识别精准性;退出机制通过建立负所得税制,以前文的多维动态贫模型测定困指标上下限,测算阶段性负所得税率,通过激励性的负所得税补偿机制,促进贫困者自主脱贫。第五部分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精准扶贫进出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了中国农村多维动态贫困进入线、退出线和阶梯式负所得税补贴标准,通过地区发展水平和经济风险系数对模型进行修正调整,并从贫困标准福利水平变化角度和扶贫激励程度水平变化角度,对现行政策与中国农村精准扶贫进出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中国农村实行精准扶贫进出制度的优越性。第六部分总结了全文并提出政策建议。提出利用“互联网+”提升政府扶贫精准性;创新以“造血”代“输血”的扶贫模式;改革扶贫资金管理体制和资金整合机制;建立扶贫指标动态调整机制与考核制度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