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铜对猪—玉米的生理影响及其系统生态效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r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作为猪促生长添加剂而被广泛应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铜对猪生长、组织铜含量研究较多,但猪对日粮高铜消化率较低,大量从粪中排出。畜粪一般情况下仍然被用作有机肥施于土壤,粪中高浓度铜必将影响土壤铜含量、作物铜含量及作物生长。因此有必要开展饲料中高剂量铜通过畜粪迁移转化的研究,为养猪生产中合理利用含铜添加剂、保证环境质量、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及维护人类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合猪饲养试验,消化试验与玉米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铜源与铜浓度对猪-玉米系统的生理影响及其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用CuSO4(硫酸铜)、Cu-AA(氨基酸铜)和TBCC(碱式氯化铜)3种铜源,在猪基础日粮中添加3种铜水平(10,150,250 mg/kg),研究不同铜源与铜水平对猪生长、血液生化指标、组织铜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铜水平对猪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猪肝、肾中铜含量随日粮中铜水平增加而提高(P<0.01),日粮添加250mg/kg铜,肝、肾中铜含量分别达22.07~24.67mg/kg、17.01~18.05mg/kg,日粮中相同铜浓度,猪组织中铜沉积量大小顺序为肝>肾>肌肉>心;血清SUN(尿素氮)含量150 mg/kg和250 mg/kg铜水平较10 mg/kg铜水平分别降低17.21%和10.16%(P<0.01),血清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50 mg/kg铜水平分别高于10 mg/kg和250 mg/kg铜水平25.83%和35.2%(P<0.05)。饲料中高水平铜能显著提高血清CP(铜兰蛋白)活性(P<0.05),对血清ALB(白蛋白)和TP(总蛋白)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铜源对猪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Cu-AA铜源使CP活性显著提高,比CuSO4铜源高20.27%,比TBCC铜源高19.09%(P<0.01),Cu-AA铜源使血清SUN含量显著下降,比CuSO4铜源和TBCC铜源分别低21.47%和16.15%(P<0.01)。2.用全收粪法研究3种铜源与3种铜水平对生长猪日粮铜的消化率及粪中不同形态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猪对日粮铜消化率随日粮铜水平的增加而降低(P<0.01)。日粮铜水平为10、150、250 mg/kg时,铜消化率分别为14.46%~15.56%、12.27%~14.23%、6.34%~8.72%;粪中铜排出量随日粮铜水平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日粮中250 mg/kg铜水平粪中铜排出量是10 mg/kg铜水平的7.6倍。不同铜源对生长猪铜消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铜源猪粪中铜的生物有效性存在差异,可利用态铜含量CuSO4铜源高于TBCC铜源和Cu-AA铜源(P<0.05),潜在可利用态铜含量TBCC铜源低于Cu-AA铜源和CuSO4铜源(P<0.05),不可利用态铜含量TBCC铜源高于CuSO4铜源和Cu-AA铜源猪粪(P<0.05)。粪中各形态铜总量随日粮中铜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3.采用土壤盆栽玉米,试验猪粪来源于猪采食基础日粮添加250 mg/kg铜(分别来源于CuSO4、Cu-AA和TBCC)排出的粪。添加铜源猪粪分别设100 g/盆、200 g/盆、300 g/盆3个铜浓度,对照猪粪来源于猪采食基础日粮排出的粪,研究不同铜源与铜浓度猪粪对玉米移栽后生长及植株铜吸收累积、玉米叶片光合特性、蛋白质含量、膜脂过氧化作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玉米移栽后40d,随粪中铜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土壤铜含量(P<0.05),试验猪粪300 g/盆组土壤铜含量达到110.99~113.31mg/kg,已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Cu≤100 mg/kg)。100 g/盆和200g/盆组土壤铜含量虽没有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明显有增加土壤中铜累积的趋势。②玉米移栽后40d,同一铜浓度试验猪粪处理玉米,地下部铜富集系数>地上部铜富集系数,玉米铜含量地下部>地上部;不同铜浓度对玉米植株铜富集有影响,试验猪粪300g/盆组对铜的富集系数较200g/盆组、100g/盆组下降。玉米地下部铜含量与土壤铜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为Y=0.42X+22.98(R2=0.9032)。③玉米移栽后40d,地上部和地下部鲜物质量随试验猪粪中铜浓度的升高而下降(P<0.05),铜对地下部和地上部胁迫的阈值不同,地上部和地下部鲜物质量开始显著下降的试验猪粪量分别为200g/盆和100g/盆。粪中过高铜浓度对地下部的生长比地上部生长抑制作用更大。④玉米移栽后10~20d,粪中高浓度Cu促进玉米光合作用,随粪中铜浓度的升高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玉米移栽后30~40d,随粪中铜浓度的升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玉米光合作用下降,试验猪粪200 g/盆、300 g/盆组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猪粪中铜浓度越高,玉米光合作用参数下降越快。不同铜源猪粪对玉米光合作用影响有差异,试验前期TBCC铜源猪粪促进玉米光合作用较CuSO4铜源猪粪和Cu-AA铜源猪粪作用效果小,而在试验后期CuSO4铜源猪粪对玉米光合作用抑制作用最强。⑤玉米移栽后10~20d,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猪粪中铜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移栽后20d~40d,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猪粪中铜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P<0.05),玉米抗逆性下降。在试验全期,随猪粪中铜浓度的升高,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⑥玉米移栽后10~20d,随粪中铜浓度升高,铜对玉米细胞原生质膜造成破坏,叶片电导率随之增大、体内MDA积累、SOD、POD和CAT酶活性提高(P<0.05),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能清除由Cu污染造成的活性氧,从而减轻活性氧对玉米的伤害。玉米移栽后30~40d,随粪中铜浓度升高,叶片电导率继续增大、MDA水平持续上升、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SOD、P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在试验条件下,不同铜源与铜水平对生长猪日增重、料重比影响无显著差异,猪组织铜含量和粪中铜排出量随日粮中铜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试验猪粪盆栽玉米,土壤铜含量随粪中铜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尽管试验前期,猪粪中铜提高玉米光合作用、增加叶片蛋白质合成,提高保护酶活性,但随猪粪中铜浓度升高和试验时间的延长,铜在玉米植株内累积,玉米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含量下降,保护酶系统失衡。因此为了保证动物生长,保证人类食品安全,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饲料中添加低剂量铜为宜。不同铜源对猪和玉米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出现差异,但对猪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生产上3种铜源都可使用。
其他文献
工程项目是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项目类型。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地方,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其它类型的项目相比,工程项目具有实现周期长、投资多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大型高产高效矿井的开发,长距离、大运量、大功率带式输送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只有掌握带式输送机的新技术,攻关主要关键技术,才能设
20世纪末以来,视觉文化研究源发西方并随即入土中国。然而,视觉、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是一个纵贯古今、兼涉中西、因缘相承、互为涵构的系列命题。那么
<正>在日本动画界,新锐导演新海诚被称作宫崎骏的接班人,但事实上这两位导演的动画风格迥异。与宫崎骏相比,新海诚常常因主题不够宏大、故事情节过于简单和叙事不够流畅而为
研究荧光增白剂HST在纸张表面施胶和涂布中的添加工艺,并对比几家企业市售产品的增白效果。研究表明:用醚化淀粉配制成1%的表面施胶液,加入10%(相对于淀粉固含量)荧光增白剂
嘉宾$$王 烽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主任$$田汉族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安雪慧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发展研究部主任$$在全国教育
报纸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方法。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病理以局
目的观察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被选入本次研究,并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设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各项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手段。现本文就主要来谈谈多媒体技术在汽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首先分
由于行车轨道的重载工作环境和地面沉降等因素造成轨道的横向和纵向变形,容易引起行车运行不平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工业事故,所以定期的检查是安全生产所必需的。以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