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于临床路径的辅助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ir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针对某种特定疾病建立的标准化诊疗模式,旨在规范临床诊疗流程。头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临床症状,然而我国目前面临着头痛相关医学人才匮乏以及头痛临床诊断路径不够完善等问题。现阶段,国内头痛相关临床路径主要参考国际头痛疾患分类(ICHD)。然而由于其涵盖头痛种类多,部分诊断标准差异小,更新换代等因素,增加了医生在临床中完整正确运用ICHD的难度。基于ICHD构建头痛辅助诊断系统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头痛诊疗质量意义重大。大多数现有头痛辅助诊断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由使用者手工输入结构化的患者信息,并且无法处理信息缺失情况下的诊断,这给系统的临床应用带来了困难。因此,研究基于ICHD的头痛病历信息理解和头痛诊断,对推动ICHD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头痛诊断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CHD-3中的头痛诊断知识,研究电子病历中头痛诊断要素的抽取方法和头痛诊断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辅助头痛诊断系统原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有:(1)研究了面向辅助头痛诊断的电子病历信息抽取。根据ICHD-3中诊断过程所需知识,结合电子病历自身特点,设计了一个集成词典、规则和机器学习方法的组合式抽取方法,从电子病历中抽取诊断要素,形成头痛辅助诊断过程中自动从病历中识别头痛诊断依据的技术方案。(2)研究了一种基于ICHD-3的头痛诊断方法。分析ICHD-3中的头痛诊断知识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LPMLN的头痛诊断知识表示和诊断方法。通过将疾病诊断知识和患者个人信息转化为LPMLN程序进行非确定性推理,在关键诊断要素缺失和诊断要素与诊断标准存在冲突时仍能给出合理的诊断建议列表。(3)基于本文提出的电子病历诊断要素抽取机制和头痛诊断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头痛辅助诊断系统原型,对电子病历信息的应用和临床指南及路径的自动执行方式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使用原发性头痛病历进行抽取测试和诊断测试,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联合抽取机制和诊断方法在头痛诊断依据识别和头痛诊断方面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旨在将知识图谱中的实体和关系编码到一个低维、连续的向量空间之中,以此来支撑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知识图谱补全、问答、推荐系统等。在现实应用中,知识图谱总是动态变化的,既会有新知识的加入,也会有旧知识的删除。大多数现有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模型都注重于对静态环境下的知识图谱进行编码,却忽略了其动态性。为了应对知识图谱产生的变化,这些模型需要花费很高的时间代价去重新训练整个图谱,而无法以一种更高
近年来,知识图谱规模迅速扩大,实体数量飞速增长,不同知识图谱之间实体匹配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实体匹配的质量依赖于知识图谱中实体的上下文,主要分为关系三元组、属性三元组和实体文本描述等三类。现有的相关工作只同时对其中的一类或两类实体上下文进行建模,没有同时对三类实体上下文进行建模。除此之外,现有相关工作中虽然有同时建模两类实体上下文,但是其中大部分并未平等对待这些实体上下文,并且对于多类信息不充分的实
中国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加剧,给监护和安防等领域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视频监控的逐渐普及化、低廉化以及视频的可视化、易存储等优点,它迅速成为替代人工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高效地处理得到的视频数据,使其在满足特定场合的人体行为检测的精度要求的同时,又能兼顾效率,尽量满足实时性需求,一直是算法研究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目前大多数的视频处理任务都基于特定场合,行为检测和识别的种类相对固定且较为单一。当传统方法利
在软件工程领域,软件开发的质量、效率和成本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关注的三个核心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呈现爆炸性地增长,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软件开发的效率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提高开发的效率,许多软件开发的技术被陆续提出,开发者们希望通过代码搜索等技术手段实现高效的代码重用。因此代码搜索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代码搜索技术在表示代码时并不全面
随着开发语言和各种软件社区的发展,API的数量急剧上升。为了降低API的使用难度,提高API使用效率,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种API推荐方法,这些推荐方法可以帮助编程人员更加高效地使用API。随着推荐技术的不断增加,选择合适的推荐方法对编程人员来说尤为重要。API推荐结果的评估可以为编程人员选择推荐技术提供依据,目前已有的评估方法研究较少,且主要关注于推荐结果的正确性,缺乏对推荐结果质量的关注,难以完
数据世系用于描述数据产生、演化流程和数据源信息,在数据质量评估、数据溯源、信息安全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世系工作流是数据世系的主要描述结构,随着人们对数据质量、溯源要求的日益提高,对世系工作流进行共享的需求愈加迫切,世系工作流中包含数据产生关键操作、流程等敏感信息,对其进行共享发布不可避免地带来隐私泄露问题。本文针对已有世系工作流结构隐私保护方法存在的不足,研究能够有效维持工作流时序约束和拓扑
视频拼接作为实现全景视频的重要手段,在移动设备拍摄能力越来越强的时代里,能够将移动设备拍摄的视频轻松拼接成稳定的具有大视野的全景视频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人们的影音使用体验。但是由于移动设备不是固定的,拍摄出的视频天然的会带有剧烈的抖动以及较大的视差,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最后拼接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个适合手持设备拍摄的带有抖动的视频拼接的联合视频防抖和视频拼接的拼接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的去除抖动、处理重影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软件开发方式,群智化软件开发已经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传统的软件开发,群智化软件开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世界各地的开发人员资源来完成复杂的开发任务,能够有效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但是,由于群智化平台中任务众多且复杂,不准确的任务匹配会影响任务完成的进度和质量,因此,研究开发者和任务的匹配问题对于群智化软件开发模式来说非常重要。推荐技术作为传统领域解决信息过
文本生成图像(Text-to-image Generation)旨在基于自然语言描述的文本生成相关图像,实现从文本模态到图像模态的转化,并保持语义。文本生成图像对于新闻自动配图,用户需求画像等图像生成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本生成图像研究,作为一个交叉问题,涉及到自然语言理解和图像生成两个热门研究领域。该问题的研究也为文本嵌入和生成模型技术提供支撑。当前的文本描述通常是一个描述物体属性的说明性语句,比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数字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各种海量化、碎片化的内容不断涌现,如何从这些异构驳杂的数据中检索有效信息对于搜索引擎挑战巨大。以网页链接为中心的传统搜索引擎通过关键字匹配的方式从互联网中检索信息,然后返回给用户相关链接。这种方式不能准确理解用户搜索意图,且返回的结果过于单一,包含的语义信息不够丰富,需要用户做多次检索。为了改善这种搜索模式的弊端,基于知识的搜索引擎已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