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ies on the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Growth mechanism and Properties of One-dimensional Metal B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的独特性质及潜在应用而吸引了广泛关注。很多传统方法被用来制备纳米结构材料,但是传统方法得到的材料经常尺寸分布很广并且结构无序,而这可能导致其量子效应很难体现出来.因此制备具有单一尺寸的一维纳米结构有其必要性和挑战性。本论文报道了几种独特的制备一维纳米结构的方法。主要涉及到三种硼酸盐的纳米结构的合成和表征:Ai<,18>B<,4>O<,33>,Al<,4>B<,2>O<,9>纳米线以及Mg<,2>B<,2>O<,5>纳米线和纳米棒。作为补充,本论文对这些金属硼酸盐的发光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1)通过改进传统制备硼酸铝纳米晶须的化学熔融法,高产合成了硼酸铝 Al<,18>B<,4>O<,33>纳米线。本研究通过在氧化铝和氧化硼反应物中添加铝粉来控制最终产物的形貌。利用这一化学方法能够使传统硼酸铝晶须的尺寸降低到纳米量级同时增加其长度。优化的实验参数和可能的生长机制被研究. 2)通过在850℃和900℃的低温下直接煅烧Na<,2>B<,4>O<,7>·10H<,2>O和Al(NO<,3>)<,3>·9H<,2>O组成的前驱体制得了大量 Al<,4>B<,2>O<,9>单晶纳米线。这种纳米线直径在20~40纳米,长度有数微米,并且表面平滑,尺度均匀。其生长机制为固-液-固过程。通过将所制备的Al<,4>B<,2>O<,9>纳米线转变为Al<,18>B<,4>O<,33>∶Eu纳米线来研究掺杂硼酸铝纳米线的发光性质,结果显示 Al<,18>B<,4>O<,33>∶Eu<3+> 在590.8,613.4 和628.6纳米处有宽的发射峰,而 Al<,18>B<,4>O<,33>∶Eu<2+> 在450纳米处有最大发射峰. 3)通过溶胶-凝胶法以及随后加热的方法能够很容易的得到大量Mg<,2>B<,2>O<,5>纳米线束状结构。SEM和TEM显示这些束状结构中纳米线通常一端束扎在一起,另一端却铺散开来。基于SEM观察,发现作为螯合剂的柠檬酸和反应温度对最终的Mg<,2>B<,2>O<,5>形貌有很大的影响。这些纳米线束的生长机制可能是自催化生长过程。 4)通过煅烧Mg(OH)<,2> 和 H<,3>BO<,3>混合物还成功制备了另外一种具有单斜结构的硼酸镁Mg<,2>B<,2>O<,5>单晶纳米棒。这种纳米棒典型的直径在70-120纳米,长度达到几微米.我们探索出了合成Mg<,2>B<,2>O<,5>纳米棒的最佳温度,同时研究了其生长机制。另外,三斜的Mg<,2>B<,2>O<,5>∶Eu纳米棒通过煅烧制备出来的Mg<,2>B<,2>O<,5>纳米棒和Eu<,2>O<,3>而获得,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质。Mg<,2>B<,2>O<,5>∶Eu<2+>在412纳米处存在一宽的发射带,另外还观察到了在615纳米处对应于Eu3+的5D0→7F2转变的一微弱发射带。
其他文献
量子信息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引起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试图在各种物理体系中去实现量子信息处理。而作为量子信息学的基础,在两粒子乃至多
光子晶格作为一种离散的光学系统(Discrete Optics System),它的出现与离散系统的出现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很多系统都是离散系统,而光子晶格作为一种光学系统的离散系统,为离散
标准模型(SM)作为一个描述基本粒子理论的成功典范,已被大量的精确实验所验证,至今没有发现存在有明显偏离标准模型的实验事例。然而,众所周知,标准模型依然存在一些理论上的问题
超声调制光学成像术属于声-光相互作用成像术的一个分支,该技术以超声场作用于被研究介质的局部区域,研究通过超声区域的光信号,从而提取该局部区域介质的信息,是一种有前途的无
软物质的自组装可以形成丰富的微观纳米结构,从而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其自组装行为的模拟研究不仅为纳米材料自组装的过程提供了指导,也为高分子自组装相行为的理论研究提
强场中原子光吸收谱的强共振特性已引起人们的多年的关注,它是研究和发展量子混沌概念的一个典型实例.这种现象涉及高里德堡态原子结构和极端条件下物质抗磁性、电子关联及不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是迄今为止描述电弱和强相互作用的最成功的理论。该模型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然而,标准模型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自身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并且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是描述强相互作用和电弱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然而,标准模型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所存在的某些问题至今还没有得
1935年,Einstein、Podolsky和Rosen提出了著名的EPR佯谬,量子纠缠态的概念由此产生。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最突出的性质之一,它在量子信息学的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量
一个理想晶体是由全同的结构单元在空间无限重复而构成的。但是实际存在的各种物质并非如此,它们都有尽头,而这个尽头便是不同物质的交界处,即所谓的界面。严格来说,界面包括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