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与内蒙古西部地区音乐文化的交融性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uzh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西口这一历史过程可以说是山西、陕西北部人口的一个艰苦奋斗的移民史。山西、陕西北部的人口为了生计,不得不独自外出,丢弃家乡到口外来谋生。因此,走西口这一历史过程不仅为晋陕汉族人民打开了一条谋生的道路,而且也为内蒙古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在经济的转变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走西口这一移民的过程,主要是当地的主要流动人口进行自发性的移民,其特点是具有流动性。众多移入的人口造成了汉族、蒙古族之间对于当地资源的竞争,从而发生冲突。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互动之后,蒙汉两个族群形成了社会资源共享的共同体。汉族的移民从一名外来者逐渐的过渡到了本地人,而蒙古人民由于受到了很深的汉族文化影响,也逐渐的接受了汉族人民以及当地的文化。在经过长期的多种文化融合与交流下,彼此之间不仅在习俗上有了共同之处,通过文化的碰撞,也音乐文化上,在产生了一种蒙汉地区独有的音乐文化。在光绪末年时期,晋剧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土默川一带受到了当地人热烈的欢迎。蒙族戏剧首次出现在土默特旗,之后在绥远、包头地区得以兴盛发展。走西口移民在融入蒙古音乐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所谓的西口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蛮汉调和小戏二人台的出现。对于二人台产生的情况,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产生于清代中后期是大家较为认可,它与山西晋陕山曲融合,形成了以蛮汉调、二人台为代表的走西口下的地域音乐文化。在本文中,通过比较分析、实证分析说明了走西口音乐文化的交融性,详细论述了走西口多元音乐文化的背景和音乐本体等方面的交融性,从而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走西口这一历史过程对内蒙古音乐文化所造成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了目前大多数研究的多是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历史性研究。而对走西口所形成的音乐文化在演唱上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针对蒙汉地区音乐从声音、曲调、曲风、节奏、音调等诸多方面对西口文化所融合下形成的蛮汉调和二人台进行研究,同时深入挖掘这一历史情况所流传下来的音乐文化,从而将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起到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未成年人由于心智不成熟,缺乏控制认知与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难以预见违法犯罪行为的后果。近年来犯罪低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由于法制观念的进步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简单
高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目的:应用国际通用的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比较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肾移植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状况,比较二者不同时期的生活质量及随时间
利用抗性外源基因的整合,获得对水稻害虫和除草剂均有一定抗性的的转基因植株,通过对遗传转化过程中各种条件的研究,将Bar-Bt-1Ab基因的高纯质粒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到松
近年来沥青路面建设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病害。这些病害中以高温车辙、低温缩裂等温度相关病害最为突出。目前主要应对思路是提高路面材料的性能标准,这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是一项由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办,已进行了近二十年的规模标准检查考试。本文是对2004年专八改革后2009年到2013年的阅读理解进行内容效度的历时研究。根
图挖掘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今数据挖掘领域里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尤其是频繁子图挖掘问题引起了广泛地关注。挖掘频繁子图为的是找到图集合里频繁存在的子图集模式。由于得到的结果
总结大提花汽车座椅面料的设计要点,并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大提花汽车座椅面料的创意设计原则,以期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航天信息业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对时空的探索中,航天数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分析的基础,实践的基石。当前航天数据高速
微细磨料水射流加工是一种新型特种加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是存在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引入超声振动作为另外一个动力源,来辅助微细磨料水射流的冲蚀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