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马克翻译方法学说下的汉诗英译——以毛泽东诗词英译为例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在中国诗歌创作史上的地位尤其重要,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他是中国最伟大的革命领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丰富的人生实践。《毛泽东诗词》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中国古典诗歌相结合的典范。
  毛诗翻译就是向国外介绍毛泽东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点、毛泽东思想、中国的古典诗歌和中国现代文化。毛泽东诗词继承了中国传统格律诗的特点,诗词中有很多的典故,诗词境界开阔,旨意深远。作为译者,不仅要再现诗词的形式和意义,还要尽量做到与原诗的风格相近,再现原诗的意境,这些翻译问题对译者构成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由于毛泽东诗词翻译一直倍受翻译家和翻译批评家关注,因此在毛诗英译方面,追求推陈出新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到目前为止,诗词已有英、法、德、荷、日、印尼、西班牙、阿拉伯、朝鲜、世界语等多个语种的译本,在世界很多国家广为流传。
  本文的理论框架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是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的两种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纽马克在翻译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成就。纽马克根据布勒和雅各布森关于语言功能的分类,把语言功能主要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三种,形成了自己的文本类型理论。所有的文本在不同程度上都兼具表达、信息和祈使功能。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对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概念的扩展,并且有各自适合的文本,这两种翻译方法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有较大的适用性。
  毛泽东的诗词在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上都相当具有代表性,首先毛泽东诗词继承并充分发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形式美,其形式包括词、七律、五律、七绝等,其次毛泽东诗词的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历史、哲学、艺术等。可以说,毛泽东诗词在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推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文本选择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找到了这两者的契合度:任何文本,包括文学体裁的表达型文本,都同时具有语义功能和交际功能。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正是基于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而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
  本研究结合纽马克对诗歌翻译的观点,应用文本类型理论,采用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的翻译方法,以《毛泽东诗词》的辜正坤和许渊冲的两个英译本为语料,探讨两个英译本在诗词的词牌名、意象、文化典故等方面的不同翻译策略,以此探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毛泽东诗词》英译中的应用,以期总结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汉诗英译中的使用。经过本文的讨论,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不能绝对分割,两种翻译方法往往是相辅相成的;第二,当形式是诗歌最大的特点时,翻译中要尽量再现原诗的形式,此时语义翻译方法更为适用;第三,翻译诗歌中典故等内容时,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用交际翻译方法更能达到翻译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电脑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外贸电子邮件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外贸信函、电报、传真等媒介,成为外贸交往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交流媒介。近年来,学者们对外贸函电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贸函电翻译及教学方面,也有少数学者研究外贸函电在词汇、句法、语篇等不同层面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现象,如模糊语的使用、礼貌策略等。然而,仅从语言表层现象来研究外贸函电是不够的,不能充分体现这一实用体裁在外贸交流中的作用;前人
学位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隐喻及其翻译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他们对隐喻从不同方面所做的研究也形成众多流派。随着近几十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繁荣,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从认知角度解释隐喻及其翻译。现代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人类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由于政治演说家常大量使用隐喻来影响人们的认知,达到其政治目的,政治语篇中的隐喻也渐渐吸引了学者们的目光。虽然政治语言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代,但大部分研究角度多从修辞学,语
学位
会议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