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无线通信的跨层安全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uyanan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Massive MIMO、非正交调制等为代表的5G关键技术,满足了激速增长的传输速率、资源利用率、服务质量、覆盖范围等需求,与现行的4G系统相比,极大地丰富了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然而,5G的高安全需求、大容量、快速接入、物联网和异构网络给未来无线通信网络带来了安全挑战。基于计算的传统安全因高速计算机和云计算的破解效率惊人而危如累卵;以信道差异性为核心的基于统计的物理层安全成为5G中受关注的安全新技术,但其依赖信道严重,牺牲系统复杂度和传输效率,其是基于概率的安全,在短帧传输下不能达到概率为1的安全,应用环境受到限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针对5G中的安全传输问题,结合5G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物理层安全与传统密码学安全相结合的跨层安全传输技术。首先,对于SCMA技术,分别提出基于随机码本集和变形码的跨层安全传输方案。通过合法双方共享上层密钥流,控制SCMA调制过程中的码本集选取或码字变形,借助稀疏码本映射及MPA检测译码对码字和码本的依赖性,使得非法窃听者译码失败。在仿真验证两种方案误码率和安全容量两方面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级安全策略,在不同的信噪比下选取不同的跨层安全方案,以最小复杂度保证安全传输需求。两种方案均突破了信道特性的局限,且系统额外开销小。其次,提出两种基于空间调制OFDM的MIMO跨层安全传输方案。此时,合法通信方共享的上层密钥流有以下作用:在多态空间调制方案中控制码域调制/解调和空域调制/解调,在跨层预编码方案中控制天线映射、构造秘密预编码矩阵及其逆矩阵。在利用空间调制因信道分布差异带来的物理层安全基础上,通过空域码域信号的多态跳变和OFDM符号随机相位偏移,阻止窃听者截获秘密信息。安全性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在多种幅度/相位调制方式下,以合法者可靠译码、窃听者误码率逼近0.5、误帧率100%及良好的系统安全容量有效保障了通信安全。最后,在USRP-Lab VIEW平台下实现和验证基于预编码的MIMO-OFDM跨层安全传输方案。本文在设计通信链路功能模块及帧结构的基础上,利用软硬件环境搭建完整下行链路通信系统,分别在2.5GHz/3.5GHz/5GHz的频段实现和验证了跨层预编码方案对系统安全性能的增强作用。多次测试证实了本文所提跨层安全方案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可以实现无条件安全传输。
其他文献
移动无线自组网(Mobile Ad-hoc Wireless Network,MANET)是由一组携带无线通讯设备的运动终端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自治专网。由于MANET不依赖任何基础设施,没有控制中心,抗
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移动通信高可靠性和高速率的要求,对3G系统进行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研究项目由此而开启。由于LTE是以多入多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技
协作通信是无线通信领域能够获得空间分集最有效的方法。协作通信的主要思想是用户不仅发送自身的信息到目的地,同时也将其它用户信息进行再编码发送到相同的目的地。本文,我
伴随着国内外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国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CMMB也应运而生。CMMB标准是基于OFDM技术实现的,其优点是能够有效的抵抗无线信道中的多径效应,减小系
噪声信道上的数字信息传输存在数据传输差错等不可靠传输问题,纠错码是一种能够保证通信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通信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应用比较多的纠错码包括二元BCH
齿轮产品在很多领域都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必须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人工检测的方法存在误差大、速度慢、检测数据不能实时存储等缺点,不适合生产过程中的实时在线检测。在机
21世纪中,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推动了无线传感器这一低功耗多功能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这就在微小体积中实现了综合数据采集、数据
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也对身份识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生物特征作为识别身份的技术具有方便、安全和可靠等优点,并且已
在LTE中,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在宏小区内部署家庭小区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家庭小区的密集部署的情况下,由于宏小区和家庭小区的覆盖区域是相互重叠的,密集部署的家庭
Ka波段低剖面天线在导弹、飞机等高速运动的飞行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需求和前景。本文研究的目标是设计Ka波段低剖面具有倾斜波束角的平面天线,其倾角为30-60°范围内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