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使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金属介质多层膜.对于不同的金属和介质膜材料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了TiO/Ag/TiO多层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对于TiO/Ag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金属介质多层膜.对于不同的金属和介质膜材料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了TiO<,2>/Ag/TiO<,2>多层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对于TiO<,2>/Ag/TiO<,2>多层膜结构光学性质的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主要在光学显示领域获得大量应用,因此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对多层膜的透射谱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采用不同金属和介质材料制备了"介质/金属/介质"多层膜结构,比较它们的透射谱,发现使用Ag和TiO<,2>组成的多层膜结构能在可见光区获得最高的透射率.实验中,测量了TiO<,2>/Ag/TiO<,2>多层膜结构的透射谱,与单层TiO<,2>/衬底、Ag/TiO<,2>/衬底、以及单层Ag/衬底结构的透射谱进行了比较,对金属介质周期结构对多层膜整体透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当改变Ag层厚度时,测量发现多层膜样品的透射率和透射峰的位置都随Ag层厚度而有显著变化,而多层膜中两层TiO<,2>的厚度在几个纳米范围内的变化对样品整体透射谱的影响较小.试验中,选择合适的Ag和TiO<,2>层厚度,可以使得TiO<,2>/Ag/TiO<,2>多层膜在500-700nm的可见光范围内透射率超过90﹪.研究中尝试获得了与TiO<,2>/Ag/TiO<,2>多层膜品质常数有关的各膜层最佳厚度.如上所述,改变多层膜中Ag层和TiO<,2>的厚度,会同时改变样品的透射率和面电阻.以Ag层为例,增加Ag层厚度,使得多层膜的面电阻降低,但同时透射率也随之降低.所以可将多层膜的品质常数定义为样品透射率与面电阻之比,品质常数反映了多层膜结构在光学透射率和导电性两方面的综合性能.对于不同Ag层厚度的样品,分别计算了它们的品质常数,品质常数最高的样品与最佳Ag层厚度相对应.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获得TiO<,2>/Ag/TiO<,2>多层膜中Ag层的最佳厚度约为8nm左右.
其他文献
流体流动过程是一个流体与载体(例如管道或金属晶格)相互作用的过程;流体流动过程所表现的特征,如粘滞性或超流动性,与流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征有关;而流动特征的变化除了受流体
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FeCuNbSiB薄膜,研究了FeCuNbSiB薄膜的晶化过程以及在晶化过程中导致的磁矩空间重取向的变化,对其多层膜巨磁阻抗效应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用X射线衍射谱(XRD)研究FeCuNbSiB薄膜的晶化过程,发现FeCuNbSiB薄膜样品在400℃退火温度下,开始成核晶化,在510℃退火温度下开始出现bcc的(220)、(221)衍射峰。
研究高能极化光子对对撞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决定中性Higgs玻色子的CP性质.在本文中,主要讨论在两个Higgs二重态模型(2HDM)中光子对对撞产生单个带电Higgs玻色子的树图级散射截
本文研究均匀平面波本经阶跃光纤的传播特性和输出光强分布特性。 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首先,推导出光波在均匀空间传播所满足的波动方程。其次,针对光波在光纤中传播的具体
在过去十年中,Ⅲ-Ⅴ族氮化物半导体在光电和电子设备技术应用已经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其中氮化铝(AlN)与氮化铟(InN),具有较高的热导率,熔点高,大体积弹性模量等优良特性,同时也
半导体纳米晶(量子点)是近十几年来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通过对纳米晶不同于体材料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质的研究,发掘其在新型光电器件方面的实际应用.该文对ZnO纳米晶的光学性
基于目前光泵亚毫米波激光实验测量工作上的繁琐、困难及误差等问题,该课题为小型光泵亚毫米波激光器的频谱特性研究而研制了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亚毫米波F-P干涉仪自动测量
作为信息的载体,光子由于具有比电子明显的优越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出现某些不能为经典理论所解释的新的量子现象,人们统称这些现象为
由于环境污染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开发环境友好型洁净能源迫在眉睫。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可持续利用、能量密度高以及零污染的新型燃料,是未来化石燃料理想的替代物。在众多的制氢方法中,电催化裂解水制氢技术可以简便的大规模制备高纯度的氢气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但需要高效的电催化剂以便能在低过电势下产生大的极化电流密度。铂以及铂基材料目前是世界上最好的析氢反应(HER)电催化剂,但其储量稀少带来的昂贵价格严
该论文研究的是一维光子晶体的几种特性和现象,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概述了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对近几年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如负折射及微结构材料等作了简要介绍.然后着重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