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与西方现代美学的兴起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i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力不只是一个关于人类心理机制的普通概念,它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史意义。从古希腊开始,由于“美在比例”、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巨大影响,不管是在人类的认知行为还是艺术创作中,想象力的作用和重要性都没有被充分认识。而在摹仿论的长期主导下,作为艺术家创造力的想象力也没有得到重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西方人将想象力作为一种较低级的认识能力,视为一种幻想和虚假的印象来看待。而到了近现代,想象力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想象力在西方哲学、美学中的异军突起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大事件,它标志着西方现代美学的兴起,构成了西方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成为现代哲学和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近代以来,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个体意识的发展是想象力问题逐渐受关注的重要原因,而随着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对想象力的重视,想象力逐渐在主体认知、审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至康德,他在先验演绎和先验图型论中阐述了想象力在知识形成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先验想象力成为其哥白尼式革命的重要据点;而在审美活动中,想象力彰显着主体的创造力和自由。经由浪漫派(特别是德意志浪漫派)与德意志古典哲学,想象力与有机论相融合,张扬艺术和审美的自律论以及主体的自由和创造力,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因为此,想象力不仅参与了现代美学的建构,而且成为审美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担当起反思现代社会种种弊端、批判启蒙现代性和工业社会诸种问题的使命。由此,西方现代美学最终指向现实,并指涉现代人的认知与行为。而西方现代美学中的想象力问题,最终指向了深刻的审美救赎。想象力从一个艺术和美学的问题升格为现代性的核心问题,这是西方现代美学的重要特点,也是审美现代性的核心要素。现代美学和艺术创作中的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视角。在西方近现代绘画史上,不管是透视法的确立、开拓,还是对透视法的挑战与突破,都体现了艺术家空间意识与空间艺术想象力的变革。不管是现代人的生活空间,抑或是艺术空间,甚至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很大程度上都是人们想象力的营建。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想象力是沟通有限个体和无限永恒的桥梁,现代人探寻永恒的信仰和价值,就必须借助于想象的力量,这是浪漫派构建超越的诗化空间的重要途径。必有一死的个体、生活于各种局限性中的个体通过想象力能实现对种种有限性的超越。除了空间感知的改变之外,时间是现代人感知这个新时代的另一个重要领域。现代本身便是一种时间的变化和更迭,而想象力又赋予了现代时间一种多样化的、超越的维度。想象力使现代人对时间的感知突破了线性物理时间的机械流逝,也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生产效率对人本真的自由时间的压榨,通过怀旧、对瞬间此在的把握与体验等方式,想象力为现代人营造了多样化的时间模式,帮助人们超越机械的线性时间,并以此挣脱现代社会种种桎梏。在近代主体觉醒之后,人们一方面以理性建立起一个可以把握、理解甚至操控的现代世界,而另一方面,人们又以想象力构建起一个能摆脱现代社会所形成的诸种困境与枷锁的精神世界,这便不可扭转地导向现代艺术和审美的新世界,为现代人开拓了可贵的创造、批判、反思和超越之维。本文论证的逻辑结构如下:一、从“想象力”概念在古希腊时期的含义以及相关的词源学考证入手,探究西方美学史中的“想象力”概念从古典时期到近现代的转变,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概念史和学术史基础。二、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想象力对现代艺术和美学研究中的空间和时间建构展开论述,深入探讨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想象力问题。三、将想象力与西方现代美学的兴起和发展放在一种历史的、动态的脉络中审视,最后通过探究想象力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变化和处境,在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中、在一种更大的视野中,展开对“想象力”在当下学术语境和艺术创作语境中所面临的危机、挑战和机遇的分析。
其他文献
植物细胞细胞质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Ca2+]cyt)精确调控了植物对昼夜节律的响应、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和钙依赖性蛋白的活性等多种生理反应。大量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改变,[Ca2+]cyt产生昼高夜低的节律特性,并影响了气孔运动、花期转换及花粉管生长等生理活动。拟南芥AtCCaP1(Arabidopsis thaliana cytosolic Ca2+binding protein 1)是一种编码大
表面等离激元是金属与介质界面上自由电荷的集体相干振荡。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可实现纳米尺度下的光场限域和光场调控,是实现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局域电磁场极大增强的重要途径。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及其驰豫过程产生的近场增强、热载流子及光热效应,在光谱增强、分子催化、海水淡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论文借助稀土离子掺杂微纳体系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优异的光谱性质,围绕表面等离激元和微纳米光学介质的相互作用以
威廉·福克纳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美国作家之一,其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神话元素,然而在早已汗牛充栋的福克纳研究成果中,从神话诗学视角出发,对其作品进行整合性、跨学科层面的研究却较少。鉴于此,本文在“神话诗学”视野下,对福克纳小说作品中的背景环境、神话原型、文化身份、文化记忆、乡愁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观照,剖析福克纳这位现代艺术大师是如何激发“人类学想象”,通过“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建构起美国南方的
在大力推进教学信息化与本科一流课程“双万计划”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是高校教学改革与“质量革命”的重要举措。混合式学习逐渐成为高校的主流学习方式。学习投入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与其他个体、情境交互时的一种积极的行为与心理状态,充分体现了混合式学习所追求的“过程价值”,是衡量混合式学习质量与学习绩效的重要指标。而现实中,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效果不甚理想,主要表现为学
有声小说以小说文字文本为依托,用声音符号来承载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等,它开创了小说音声化的审美空间,从音声的角度给小说增添了情感美、意境美、韵律美的审美特征。因为有声小说生成的本源是小说,因此它的发展和中国当代小说的前进步伐基本一致,且和小说创作一样要遵循意识形态的规约,与此同时又要按照有声传播的技术和艺术要求进行创作。当代中国有声小说有两个形式载体——“评书”和“小说连播”。两者都
当下,飞速发展的服务型经济改变了人们的劳作形式,它压缩了人们的劳作空间(聚集于写字楼、办公室、医院、学校等场所),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因此,近年来组织中的情绪问题备受关注,很多学者开始探讨情绪情感在具体工作情景中所扮演的角色,其中一个重要研究议题是情绪劳动。员工个体不但要认真完成本职事务性工作,还要将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影响他人情绪作为工作的一部分,这就是情绪劳动。研究表明,情绪劳动可
陕西省关中地区位于三秦大地的中部,具有非常悠久的农业生产发展历史,农业粮食生产产量约占全省的65%,GDP和人口分别约占全省的70%和60%以上,是陕西省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中枢和农业粮食生产的基地。关中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关中区域处于半干旱半湿润的易旱区农业生产环境,农业耕地面积中98%以上的是旱地,气候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以农业生产耕地面积计算,关中地区耕地亩均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00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应激,其中急性应激几乎每天发生,陪伴着我们的成长。目前对急性应激神经机制研究以高强度或突然发生的急性灾难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创伤为主,如巨大精神创伤引起急性应激综合症或伴随巨大地质灾难等发生的创伤性应激综合症,但却较少关注较急性轻微或适度应激给人们带来的多种情绪反应,对不同强度急性应激带来多种急性情绪反应神经机制报道更加缺乏。因此,完善不同急性情绪反应背后的神经机制探索十
慢性疼痛和情感障碍是两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疾病,慢性疼痛常常引起焦虑和抑郁样负性情绪的发生,这两种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相互影响,为慢性疼痛及诱发的负性情绪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临床研究表明,慢性疼痛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样精神疾病的概率高达80%,比普通人群高4.9倍。因此,研究慢性疼痛及诱发的负性情绪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手段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人类使用大麻缓解疼痛已有几个世纪了,最近十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使流域的近地表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进而引起流域土壤侵蚀及河流水沙特征的变化。研究河流水沙特征及其对近地表特性变化的响应规律,对揭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效应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河流延河为对象,以1960-2017年延河流域降水和典型水文站径流、输沙数据为切入点,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阶段,延河流域的降雨和典型水文站径流和输沙变化特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