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塞式无膜激波管的激波后方相变传热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界中,激波后方气体的凝结或者蒸发等相变现象时有发生。在低温条件下,气体的音速会降低从而提高了该气体的马赫数,这更利于激波的形成。激波后方的低温相变现象会对机械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会对叶片表面产生侵蚀,也会导致振动的发生,甚至破坏机械本体。因此,对于激波后方相变传热的研究极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和科研价值。本文对传统的隔膜式激波管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款活塞式无膜激波管,用两个活塞的关联连续运动来代替隔膜式激波管的破膜过程。此激波管在产生激波的过程中无需以破膜的方式产生激波,这避免了由于膜破裂时产生的膜碎片污染激波管,也避免了更换隔膜时打开激波管导致水蒸气流入激波管的观测段,减小研究激波后方相变传热实验的误差。实验过程中保持激波管密闭并随时抽真空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效率。在此激波管的观测段上方加装冷却装置,外侧加装绝热装置,使其可以进行在温度180K-240K范围内的低温实验,并通过压电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记录实验数据。本文通过得出的实验值与经过Rankine-Hugoniot方程计算所获得的理论值作对比,进行激波管的特性验证。获得良好特性验证后,使用氮气作为驱动气体、HFC-134a气体作为被驱动气体来对激波后方的相变传热进行研究。由于加装冷却装置以及绝热装置,所选择的高沸点被驱动气体会在激波后方会发生凝结,激波管内壁上便会有液膜产生。同时设计了激波可视化系统与光学干涉系统,两系统可以同步工作。通过基于He-Ne激光束多次反射的光学干涉方法来测量随时间变化的凝结液膜厚度,通过光学干涉系统所获得的信号由示波器记录,然后根据所捕捉的信息来计算液膜厚度,同时也可以计算在激波后方产生液膜的传热物理量,并能够通过激波可视化系统得到同步的激波图像以观察激波在不同时间点的状态。结果表明:活塞式无膜激波管具有良好性能,实验值与Rankine-Hugoniot理论曲线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结合激波可视化图像判断此激波管可以为激波后方的相变传热等实验提供可靠数据。通过激波可视化系统,可以观察到激波各阶段的形状,并观察到反射激波的激波分叉现象。通过He-Ne激光束光学干涉系统,发现在特定条件下入射激波和反射激波的后方均会在激波管的内壁上产生液膜,且反射激波后方液膜的生长速率小于入射激波后方液膜的生长速率。
其他文献
波形片是汽车离合器从动盘的关键零部件,位于从动盘总成中摩擦片与从动片之间,主要起到使离合器接合平缓,降低离合器工作时所受到冲击的作用。目前,波形片主要分为整体式和单片式,两种波形片的结构差异决定了整体式相较于单片式具有更稳定的加载性能,但同时整体式波形片的加工工艺及精度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针对整体式波形片研究相对较少的现状,本工作通过结合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及实验对比等方面,对整体式波形片的加载性能
随着时代在不停的进步,我国自主研发芯片越来越成为重中之重。芯片热也是近几年的关键词,但是在自主研发芯片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现在的芯片越来越集成化了,所以当芯片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并且在很多地方,投入电路测试中的成本也逐渐高于电路实际的研发成本;尤其是模拟电路集成芯片,被运用于医疗、航天、通讯等各种领域。尽管学者们对模拟电路故障诊断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在未来仍将面临越来越多挑战,
智能制造技术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虚拟仿真技术是智能制造的重要一部分,虚拟仿真制造技术在制造业发挥着主要应用,虚拟仿真制造是信息技术与机械制造科学结合的产物。在智能制造大前提下,信息化对生产制造的合理化流程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虚拟仿真对实体物理模块应用方面同样重要;实体物理模块为实现工业化的执行模块,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国家一直逐步推进,信息化对虚拟仿真环境下的工业化起到了催化剂的重要
汽车市场对舒适性有着日益增高的要求,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与起步颤抖是影响汽车舒适性的重要因素,离合器性能参数与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匹配是否合理是影响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与起步颤抖的主要因素。根据整车企业与离合器企业的实际需求,本文主要对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离合器性能参数优化等问题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简述如下:(1)汽车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通过对汽车传动系统的分析,运用机械动
近年来,无线Mesh网络因具高速率、大容量、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已经成为新一代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无线组网技术。然而在提供终端快速入网服务的同时,网络安全认证已经变得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Mesh节点之间通过多跳进行数据通信,无线信道暴露在外很易遭到攻击节点的监听、修改和窃取信息。因此亟需快速安全的认证协议来确保通信安全。现有的认证机制大体基于802.1协议的集中式认证和基于CPK基础的分布式认证上进
近年来,在政府政策与市场需求的激励下,电动汽车的数量正不断增大,随着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用户对其续航能力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态无线充电技术是解决车载电池体积大、续航时间短以及充电困难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论文总结论述了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趋势,并简要介绍了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从高频逆变电路、谐振补偿拓扑、电能变换电路、磁耦合机构和系统控制器等方面介绍了电动汽车动
灰色模型适合对样本量少、信息贫乏这类不确定性系统实行预测和决策.传统灰色模型只适用于精确数序列,然而,很多数据序列在某段时期具有很强的振荡性,用区间数表示这段时期的变化范围将更有利于管理决策.本文研究多维灰色模型应用于区间数序列的预测方法,提出了几种新的面向区间数序列的多维灰色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三元区间数序列的GM(0,N)模型(TINGM(0,N)模型).对传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由于其机动性强、部署方便、成本小等特点,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当任务数量越来越多,任务约束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单无人机已无法满足任务的需求,逐渐演化为多无人机协同的执行模式。多无人机协同时,必须考虑无人机与任务的众多约束和目标,这使得任务分配成为多无人机协同系统中的关键环节。现有的任务分配缺乏对完整的多无人机多任务分配系统的研究,并且分配方法效率较低,处理大规模任务的能力不足。
在大跨径斜拉钢箱梁桥建设中,桥面铺装作用重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但从已通车的钢桥面铺装情况来看,我国对钢桥面铺装的建设与国外技术相比差异较大,铺装层所出现的病害也更多。国内的交通组成形式极为复杂,重载、超载车辆占比较高,因此,为保证大跨度钢桥面的行车质量及使用寿命,必须加强桥面铺装层的材料性能、与结构的适宜性、施工的便利性及经济性研究。本文在对国内外大跨径钢桥面铺装设计及环氧树脂沥青铺装层研
矩阵和张量方程问题在近代数学、应用物理、工程技术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有着众多的应用,其中很多问题实质上是转化为矩阵或张量问题进行的,不少学者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课题是对几类矩阵和张量方程迭代算法的研究,这些方程及算法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主要的研究工作为以下三类方程的迭代算法研究:问题Ⅰ 给定矩阵Ai,Q∈Rp×p,其中Q为对称正定矩阵,求X∈A+使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