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登陆前后温度场垂直结构诊断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理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j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NEEP再分析资料和台风年鉴资料为基础,利用Grads软件系统和SPSS分析软件,研究2000年-2007年我国登陆的18个台风个例的温度场,特别是麦莎、卡努、韦帕、海棠等四个台风为起点,研究诊断登陆台风前后温度场垂直结构,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在垂直结构上台风登陆前台风暖心结构图形近似网形或椭圆形,有规则,且圆滑;当台风登陆后暖心结构发生变化,图形呈不规则,扁平,暖中心高度下降,暖心结构开始变形,台风可能发生变性,且可能变性半冷半暖,也可能消亡。   (2)从台风温度距平值研究发现:台风在登陆前温度距平值达到最大,登陆后逐渐减少,其趋势与台风面积指数走势情况有相似性较强。   (3)台风在登陆前6时到登陆后6时之间,从台风的经向面积指数还是从纬向面积指数变化大部分都是呈下降走势,说明台风在登陆过程中,由于受到从海洋洋面变成了陆地的下垫面的影响,台风的暖心面积指数在减小。但是也有极少数台风个例,在登陆过积中暖心时面积在登陆前6时到登陆后6时有上升走势,但这类台风在登陆后6时之后,面积指数也会迅速下降走势。从总体上来说,由于台风登陆后下挚面为陆地,受陆地、冷空气团、内部潜能释放等因素的影响,在台风登陆后台风暖心面积指数主要是减小,但是也有一些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甚至出现一定的反弹。   (4)从温度场暖心结构分析,台风个例中在登陆过程,综合指数变化率显示88.9%的个例暖心面积指数是减少,其中减少一半以上的个例有55.6%.台风暖中心最大值与近中心气压、近中心风力相关的台风个例可达到50%,纬向面积指数和经向面积指数与近中心气压、近中心风力的台风个例分别都达到44.4%。   (5)用台风暖心面积指数变化数与台风强度减少量、近中心最大风力减少量进行相关分析显示,台风强度减少量与近中心最大风力减少量相关性强,相反,台风强度减少量和近中心最大风力减少量与暖心面积指数变化相关性较差。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的一日四次高度场、风场资料,尝试用天气学和统计学的方法确定西南低涡的定量统计指标,统计分析54年西南低涡发生的时次及其时空分布等。对1951~2004年
本文主要利用地基和卫星遥感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2006年我国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黑碳气溶胶(BC)的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继而对BC的直接辐射强迫作用进行了模
本文着重分析了在不同温室气体稳定浓度水平下中国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特征,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检验了IPCCAR4多个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对当前气候的模拟能力;二是在S720和S5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式逐渐提高,人们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地形及较小尺度的天气变化。但是,它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尤其是对一些局地发生的突发性、转折性天气过程的预报结果
期刊
本文利用广西具有气候代表性的32个站点1961~2007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引入季节无雨日作为划分干旱的标准,采用EOF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用NCEP再分析资料、NOA
Fusarium wilt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diseases of banana plants caused by soil-borne pathogen 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FOC). In this study a pot expe
本文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OLR资料,系统分析了4-5月南亚高压季节突变过程的特征、可能机制及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南亚高压通过
对造成2003年6月22-23日梅雨期首场暴雨的影响系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环境条件、结构、运动和发生发展机理进行了动力诊断、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探讨了预报失败的原
热浪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导致发病甚至中暑死亡。气候变暖和热岛效应使得热浪频发、强度加大。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开展的不多,预警方法单一,据此本文利用人体与环境热量平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