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市场流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21世纪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己经从农产品供给不足转向农产品结构性过剩,物流成本过高、流通环节过多,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等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提出了新的挑战。近些年我国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峻,中央和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如何构建高效的生鲜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管理模式,降低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损耗和物流成本,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业有好又快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新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生鲜农产品供给量大,农产品消费需求具有跨区域消费的特点,认真分析当前河南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先进经验,通过建立批发市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升河南生鲜农产品流通水平,已成为河南农业实践提出来的紧迫课题。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的相关企业主体、管理主体等相关部门提高认识水平、决策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为政府制定农产品流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本文首先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农产品流通理论等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目前河南省农产品流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如农产品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美国、日本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比较国内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不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国外农产品流通发展水平普遍比较高,政府在发展农产品流通的过程中往往给予政策鼓励、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物流设备先进、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化水平高,先进的交易方式和手段、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积极作用等,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为我省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实践提供借鉴参考;然后,重点分析了批发市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提出批发市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形成条件和特性分析,以河南省商丘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有效运行的对策。对策建议从加快农产品供应链节点企业建设、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建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及加大政府的法制建设和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