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煤层气产能预测与分析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层气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对于防治大气污染、提升环境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预测煤层气产能以及挖掘煤层气井产量的变化规律能够提高措施选井决策效率的同时提升单井的产气量。然而,目前大多使用公式推算以及传统算法来预测煤层气产能,这些方法不仅花费的时间成本高,准确率也有待提升。本文综合机器学习中的多种算法对煤层气产能作出预测并对影响煤层气产能的因素展开研究。考虑到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复杂情况,首先通过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模型加以改进,提出全新的多输入AlexNet产能分类模型,实现对煤层气高产、中产、低产三个类别的产能预测,并将其对应的煤层气井标记为高产井、中产井、低产井。其次,提出改进的FOA-GRNN产量回归模型,模型使用果蝇优化算法FOA来优化GRNN网络的平滑因子,同时改进最优值的筛选标准,使模型达到更好的收敛效果,最终在分类预测的基础上更精确的预测出不同类别煤层气井产量的具体值。最后为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的挖掘,通过将DBSCAN聚类算法与FP-growth关联度分析算法相结合,找出影响产能的重点因素,以及它们的参数范围。文章中对所有算法的有效性和实验结果的优势展开详细讨论,本文中的所有实验均使用的是煤层气开发中的真实数据。此次研究是机器学习与煤层气开采领域的一次全新结合,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贡献如下:(1)提出并应用了多输入AlexNet产能分类模型,此模型数据的输入与传统煤层气产能预测中数据输入的方式有所不同,将原始数据(每口井的数据表现形式均为矩阵)直接作为模型的输入,并且对传统AlexNet模型的网络结构与模型参数加以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煤层气产能的分类预测。首先将经过数据预处理过后的排采数据通过K-Means算法聚为高中低三个类别,接下来,将测井数据与压裂数据分别作为模型的输入,经过若干个卷积核后对这两个部分进行拼接,拼接后的数据依次经过若干个卷积层与全连接层后,最终输出相应的产能类别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的多输入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用于煤层气产能类别的预测与多种传统算法相比有更高的准确率。(2)提出并应用改进的FOA-GRNN产量回归模型,将(1)中测井与压裂数据合并之后的矩阵作为该模型的输入,并且将果蝇优化算法FOA用于GRNN网络平滑因子的优化,通过改进优化目标,提高了算法的准确率,解决了传统算法在煤层气产量回归时精度不高的问题。文章中对改进FOA-GRNN产量回归模型的实验结果通过主客观的分析,证明该模型具有更大的优势。(3)提出并应用基于DBSCAN的FP-growth算法模型,将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DBSCAN)与频繁模式树(FP-growth)相结合,并用于产能的分析评价。DBSCAN算法是基于密度聚类的算法,FP-growth是数据挖掘的算法,本文将两种算法巧妙结合,首先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得到影响产能类别的决定性因素,而后经过DBSCAN算法对筛选出的每个因素进行聚类,最终使用FP-growth算法构建产能分析评价体系,找出影响产能类别的相关因素及其参数范围。将该模型用于人工干预提高煤层气井产气量,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Ⅱ号断层下盘北区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幅点方法进行沉积时间单元划分,在详细的地层对比基础上,结合地质相、测井相分析了沉积微相类型和平面展布特征。依据取心、薄片、压汞等资料进行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区储层特征,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指出了有利储集体的分布状况,希望可以为尕斯库勒油田的进一步勘
学位
双鱼石研究区位于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构造样式复杂,前期该区油气勘探在二叠系岩层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有研究对双鱼石区块的地层压力、沉积岩石学特征和剖面构造特征进行了一定的工作,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但由于资料质量不高,导致对双鱼石构造的三维特征认识不足。为查明研究区三维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史,帮助研究该区油气成藏历史,进一步指导川西北部油气勘探,有必要对研究区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通过三维构造建
学位
径流式水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河道地形地貌和区域水文状况,对原有的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冲击。其中一个主要影响是会在取水坝下游产生一定长度的减水段,破坏了原有的河流生态系统。径流式水电站是北方地区主要的水电开发形式,分析研究减水段生态流量的计算及生态修复方案的制定,对恢复北方地区受水电开发影响的河流生态系统自然生境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将滦河李家沟门河
学位
几丁质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和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中。近年来,随着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产量和消费量与日俱增,产生了大量的虾、蟹壳等副产物。这些副产物被丢弃在环境中,不仅浪费了几丁质资源,也造成了环境污染,所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几丁质,不仅具有科学价值和经济效益,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然而,天然几丁质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以及致密的晶体结
学位
平原地区地势平缓,河道关系复杂,社会经济状况较好,工业与农业发展相对较快,但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生态及农业需水严重不足,环境质量较差等问题。伴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平原河网地区内的水利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多,河道内的连通性严重降低,另一方面植被在河道的生态修复应用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廊坊市是我国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区域内河道形态单一,河流流速极为缓慢,容易遭
学位
本次研究为明确开江-梁平海槽演化对海槽西北侧飞仙关组鲕粒滩体的控制机理,论文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野外露头、钻井取芯、测井、录井、地震和相关分析测试成果,对研究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划分、沉积相及储层特征、海槽演化及鲕滩储层展布规律进行详细分析,为开江-梁平海槽西北侧飞仙关组油气勘探提供重要支撑。广元-巴中地区飞仙关组与下伏上二叠统长兴组或大隆组呈整合接触。根据
学位
河北省水资源短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制约因素。在水资源刚性约束条件下,保证粮食安全,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本研究于2020年6月至8月在河北省巨鹿县河北农业大学试验站开展绿豆膜下滴灌试验。试验设计考虑灌水量和追氮量2个因素,其中灌水量设3个水平:低水(W1)、中水(W2)和高水(W3);追氮量设3个水平:低氮35 kg·hm-2(N1)、中氮
学位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现在应用滴灌系统进行田间施肥施药,市面上水肥一体化设备大多关注的是施肥(药)量的问题,而很少有装置是从田间作物需肥(药)浓度进行考虑设计的,这就极易导致用滴灌系统进行田间施肥施药时,出现肥药田间浓度不稳定的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开展了理论分析、设计和试验,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滴灌施肥施药装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学位
随着“双一流”战略发展目标的提出,天津港在调整运输结构、推动海铁联运、构建智慧港口方面面临更高的发展挑战。本文以港口集疏运为切入点,通过深入研究港口集疏运现状,梳理发展天津港集疏运存在的问题;在港口定位、港口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分析集疏运需求特征,从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运输组织一体化和信息资源一体化三个角度出发研究规划港口集疏运一体化发展路径,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为天津港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港口绿
期刊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区之一,也是全国十大缺水省份之一,其农业主要灌溉方式有畦灌、喷灌和滴灌等。地下滴灌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大田作物中也得以应用,但存在诸如埋深小容易受到大型耕种机具的破坏,埋深大容易发生深层渗漏等问题。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也日趋严峻,约有45%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农田过量施用氮素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本课题组前期提出了膜调控润灌技术并进行了水分运移、农田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