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唐代诗人的都州情结及精神地图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诗歌作为唐朝文化的重要形式,其丰富的内涵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唐诗中有丰富的意象,其中,作为诗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城市是唐诗众多意象中的一种。唐代诗人在长久的诗歌创作中逐渐形成了对不同城市的情感内容:北疆苍茫的荒漠让人在风沙中感受悲壮;岭南荒僻的沼瘴使人在南国里遐思浮想;江南细腻的烟雨惹人沉醉在风花雪月;蜀中崎岖的道路勾起落魄之人的苦吟低唱。城市被不同的诗人赋予了深切的情感,许多城市诗歌还显示出了相似的情感内容,鉴于此,本文将唐代诗人对“双都”和其它州城的情感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诗人们的都州情结、探讨诗人的心理结构、揭示诗人的精神地图,来探讨心理、文学和地理之间的关系。所谓“双都八州”,指的是本文以唐代的十座城市为研究中心,它们分别是:都城长安、东都洛阳、扬州、苏州、杭州、益州、凉州、幽州、广州和升州。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题的写作缘由、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建构客体空间,即展示客体空间中都州的空间分布特点。都城和州城的概念在古代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有必要说明和界定。唐代的州城在空间分布上大致是以各州府治所为核心,呈多点辐射型结构分布,部分区域州城分布相对密集。第二章是叙述文本空间,即叙述唐诗文本中涉及的州城意象描写和诗人的州城情结探析。州城意象除了指诗歌中涉及城市名称之外,更包含城市中的地标性建筑描写。通过检索对比,笔者选择出《全唐诗》中较为有典型性的城市,组成“双都八州”的意象群,再分别从诗歌描写中概括其对应的诗人州城情结内容。第三章是主体空间的设想。主体空间中的“主体”是指诗人这个主体,通过分析唐代诗人的州城情结,引进心理学的知识,将诗人的州城情结与需求层次理论相对应,再模拟出唐代诗人的心理结构图。通过心理结构图,再演化出唐代诗人的精神地图。第四章是前三章的融合,主要叙述从客体空间、文本空间到主体空间的内化聚合及州城情结和精神地图的文化意义。主要分析三个空间之间发生内化聚合的条件、内化聚合给诗人的影响以及研究州城情结和精神地图的文化意义。
其他文献
<正>教师的生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人际关系和学术关系。一线教师目前正面临着非常严重的问题,他们并不总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乐观。每一个国家、每一所学校的学生都有权在学
自1903年美国为修建运河而炮制巴拿马共和国以来,巴拿马运河问题即成为美国与巴拿马关系中的核心议题。巴拿马寻求运河主权的回归,但美国却因运河的政治、经济及军事等战略利
在当今关于发展的主题上,存在着无批判的实证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批判主义之间的基本对立。这种对立一方面根植于现代性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另一方面则反映着以资本为原则的现代世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近年来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不断扩大,这成为激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的绊脚石。其中,群体性事件作为破坏力度
分析山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前景.界定了绿色食品的概念,阐述了发展绿色食品的重要意义,针对山西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指出绿色食品产
苏丹内战是当今世界历时最长、产生原因最复杂、冲突解决最棘手的内战之一。导致苏丹内战爆发和持续的因素主要有宗教问题、种族问题、认同问题、殖民遗留问题、国家权力分配
我国高校出现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的现象,制约了高校科研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受官本位思想及现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滞后的影响。应通过大学校长职业化、建
在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制订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指导下 ,自 2 0 0 0年下半年起 ,上海市在退休、企业单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中逐步推行了医疗保险制度。
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通过学习方式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