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辉南辉发城是“扈伦四部”之一辉发部落的王城所在。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吉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先后对该城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两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并获得了一批金代和明代的瓷器,尤以明代青花瓷为大宗。本文将以辉发城历年来调查和发掘出土的瓷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古类型学,并借助文献史料对这批瓷器的类型、年代以及窑口等相关问题做出全面地阐述。本篇论文主要包括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辉发城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等信息以及对辉发城的历年考古调查与发现情况,并梳理了前人学者有关辉发城的学术研究。其次总结辉发城瓷器的出土情况和研究情况,并简要概述东北地区出土明代瓷器的发现和研究史。最后交代论文的选题缘由,阐明自己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第二章是关于出土瓷器的类型学研究,辉南辉发城址内出土瓷器按照釉色的不同可分为多个类别,包括白瓷、白釉褐彩瓷、青瓷、青花瓷、珐华器、斗彩瓷等十余个品种,器形有碗、盘、杯、碟等。在不同种类瓷器不同器形的基础上,根据器物在口部、腹部、底部等的不同进而区分型,从而直观地表现辉发城出土瓷器的整体面貌。第三章是关于出土瓷器年代的判定,本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将不同类型的瓷器与其他地区同时期所出器物进行横向比较,对其所属年代进行考古学断代研究。辉发城出土瓷器的年代可分为金代、明中期、明晚期三个时期。金代瓷器数量相对较少,主要包括白瓷、白釉褐彩瓷、钧釉瓷。明代中期出土瓷器主要包括青花瓷和青釉瓷。明代晚期出土瓷器数量最多,种类也最为丰富,以青花瓷为大类,还有五彩瓷、斗彩瓷、珐华器、翠蓝釉瓷、素三彩瓷、黑釉瓷等。第四章是对窑口的判定,通过与不同窑场生产瓷器面貌对比,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等方面入手,对辉发城各个时期出土瓷器进行窑口的判定。经研究得到辉发城出土瓷器基本上涵盖了金明时期南北方主要窑场的产品。金代瓷器中的化妆白瓷窑口可能来自东北、内蒙等邻近的窑场,不施化妆土的细白瓷则来自定窑系窑场。白釉褐彩瓷来自北方磁州窑系窑场,钧釉瓷来自钧窑系窑场,具体窑口不明。明代瓷器品种丰富,青花瓷、五彩瓷、斗彩瓷、珐华器、素三彩瓷等均为景德镇窑系窑场生产。青釉瓷主要为浙江龙泉窑系窑场生产,翠蓝釉瓷器推测为河南禹州窑生产。第五章是基于上述研究,结合史料学,将辉发城内出土瓷器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民族政策等联系起来,引申出关于这批的瓷器相关问题研究。辉发城内出土瓷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来源广泛,贸易是其获取瓷器的重要途径之一,与辽东马市的出现与发展关系甚密,辉发城内各个时期出土瓷器数量、种类的不同间接反映了辽东马市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城址内出土的明代瓷器,不仅包括青花瓷、青釉瓷、黑釉瓷、酱釉瓷等质量一般的日用品瓷器,亦有少许五彩瓷、斗彩瓷、素三彩等精美瓷器,前者应为普通平民使用,后者则应为辉发城上层统治阶级使用。辉发城内出土瓷器涵盖了东北地区出土明代瓷器的大类,有助于研究东北地区明代出土瓷器遗址的分布及成因,东北地区出土明代瓷器遗址多分布在吉林、辽宁两省,其中辽宁省主要分布在辽东“辽东都指挥司”各卫所附近,与明代在东北地区的行政建制有关;吉林省以扶余地区最为集中,是地理位置、交通、朝贡政策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旨在揭露辉发城出土瓷器的全貌,丰富东北地区出土瓷器的标本库与比对材料,并以瓷器入手,结合史料学,透物见人,折射出辉发城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