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叙事文学空间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3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叙事文学承上启下,进入新的创作阶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唐代叙事文学的空间丰富多彩且意蕴深厚,在现实空间认识基础上形成以地平面为基准的立体空间与平面空间相结合之书写架构,建构了一个逼真的想象空间,塑建民间信仰中的空间框架形态,亦为叙事创作输入了新的文化活力与民俗元素。唐代叙事文学中的空间书写与空间观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  第一章从总体上考察中国文学空间观的形成与演变,这既是思想观念成熟的过程,又是多元化、多地域文化交流融会的成果。中国文学中的空间观念建立在原始哲学观念基础上,以生存环境为圆心向外辐射,得神话之助确立基本框架,又受地域文化、宗教理念的渗透而日臻成熟。  第二章论述唐代叙事文学中的空间形态具有丰富的、特异的、混合的特征,它在文学创作中产生诸多变数,凸显文学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历仙界作品受史传叙事的影响,仿照传记形式直书主人公跨越仙境的故事;巡游冥界作品大多采用往者追忆的书写范式,由主人公在经历一段奇异的地府之旅后,再向世人追述亲身遭逢。叙事作品紧扣空间绘制起点——支点——原点的空间三点式模式,三点式模式构筑了叙事文学的空间框架,由此展开人物的空间活动,支撑整个故事的主体部分。叙事文学作品中的空间活动蕴藏情节变化,激发出一股强烈的张力,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动态感。  第三章围绕空间探讨唐代叙事文学主题,包括以宗教蕴意为旨趣的空间游历、以世人愿望为准鹄的空间移动、以生命诉求为线索的空间穿越、以命有定数为隐喻的空间结构、以宗法伦理为准则的空间网络。叙事文学叙写人在空间场合的各类活动与心态情志,作家把叙事视角投放到天地外之洪荒宇宙,关注在天地宇宙背景下人对生存空间的探索和追求,聚焦人在空间场域中的文化心态与精神诉求。  第四章从时空角度论述唐代叙事文学。唐代叙事文学中的空间与时间是一个复合体,时间是空间流动线索,空间是时间方向导引,两者间形成互动的关系。空间中的时间表述蕴含着某种密码,暗示了不同的空间蕴意;叙事中的空间场景不断变化转移,其转移过程伴随着时间向度的延伸。空间向度循时间脉络发展,具有不可逆性,然而叙事文学中的时间向度往往却可逆反,向多方向发展,打乱了过去时间、现在时间、未来时间的排列顺序。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时间结构并非绝对相等,两者间存在一种时差。  第五章探讨唐代叙事文学在空间移动过程中潜隐的文学设置与文化信息。无论是宏观的空间流动,还是微观的空间移动始终以主人公活动为主线,作品藉不同的空间场所展示故事情节,流露人物心态,书写文化密码。唐代叙事文学作品中的城市空间以两京为主,包含扬州、成都等重要城市,以此为中心向周围辐射而编织成一张人物空间活动网络,它不仅为人物活动提供衣食住宿,展示世俗生活的原生态,还建构了文学的书写环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呈现了繁华城市空间中的世俗百态。  第六章探析唐代叙事文学虚拟空间中的经典意象。洞穴是联通此界与彼界的一条渠道,又象征着奇异的空间场所;棋是仙境居住者的日常娱乐活动,更是仙客的象征与精神外现;动物常是凡人通往仙境的指引者,具有迷途导引与通向灵界的寓意;石往往指向另一空间,传递着仙人的活动信息与文化密码;食物是文化习尚与空间标识,展示作家的欲望需求,显示世俗的禁忌文化。这些意象蕴藏着深刻的文化意蕴,以其特殊涵义而确定了作品题旨与意趣。
其他文献
周颖超:生于江苏徐州,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9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05年作品由国际知名艺术史家、欧洲科学与艺术人文学院终身院士安特
谜题电影自上世纪末以来在国际电影界蔚然成风,如今该电影浪潮席卷全球。华语谜题电影毫不逊色,《无间道》、《重庆森林》等优秀作品打入国际市场,导演王家卫、韦家辉、麦兆辉、
2014年5月22日,鸡西画院、鸡西教育美术馆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美术家协会在滨海边疆区美术馆共同开展美术作品交流展和笔会活动。6月28日,鸡西诗人协会一行40余人去密山采风并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勃兴与发展,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日益松动,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入城市开始了一种被称为“打工”的生活,而他们的涌动,也预示着“打工”时
介绍了判断高压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零序回路接线正确性的方法及判据,并对各种判据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1)高压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零序回路接线的原则;(2)PT开口三角形绕组接地
唐末五代,闽地经济发展迅速。在闽地主政者的支持下,五代闽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诗歌创作热潮。本论文在考订五代闽诗的基础上,根据诗人籍贯的不同,将闽地诗人分为闽籍文人和外地文
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的变化常常不是只依靠电力系统本身的信息和资料就可以正确描述的,它受到该地区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可以利用模糊聚类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中长
随着现代传媒边界的日渐消失,知识分子越来越频繁介入传媒的运作,伴随而来的是知识分子和现代传媒的日益去魅化。但知识分子与现代传媒作为传承形塑社会核心价值和公共空间的
从日常生活本身来看,其在当代以来的变化可以粗线条地描述为被整合、收编进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存在到逐渐恢复自己的本色状态,再到走向多元化的过程。在社会的现代性进程中,日常生
多元统计分析的主成份分析方法是对多维矢量数据提取主要特征分量,以此达到压缩矢量维数的目的.文章将此方法用于处理日负荷数据,提取日负荷数据的主要成份,使只需对这些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