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翻过去了,中国当代艺术从80年代的萌芽到90年代的市场化,再到最近十年的市场与体制的结合化,我们看到了艺术先驱所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也更清楚的看到了这三十年当代艺术的艰辛历程,80年代短暂混世为当代艺术获得了宝贵空间,也是整个三十年发展最为相对自由的阶段,这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行使其体制内部也无法形成统一,虽然进行了几次“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肃清,当代艺术仍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集体主义运动,“’85新潮”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到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上的激烈行为艺术触犯了专政体制的禁区而遭到压制,大量艺术家出走海外。政治上的是否合法性,是国内一切文化禁区的主要原由,基于这一判断,整个90年代的当代艺术都没有好好的喘口气,基本上转入了地下活动,面对市场全球化的迈进,既然国内不能取得合法的地位,那艺术家就把作品卖给了西方人,并渐渐进入了西方艺术机制化的运作模式。进入2000年,体制的旧有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当代艺术家开始成为资本艺术家,在体制开始稍作改变的同时,出现了海归潮,先是双年展的兴起,然后是艺术区的兴起,再是画廊的兴起,最后拍卖的兴起将这股当代艺术热推向高潮,艺术家成为了“明星艺术家”,直到中国当代艺术院的成立达到顶峰,同时,由国画院、油画院、版画院、雕塑院、书法篆刻院、美术史论研究院和公共艺术院七个分院构成的中国国家画院于2010年8月3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这个新设机构被认为是改革的结果,实际来看是体制规模扩大化的表现,是这个计划经济下的机制针对普遍质疑的一次调整。三十年来市场经济虽然严重地瓦解了旧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使得中国当代艺术似乎有了合法化地位,但实质来看,当代艺术仍然深深的被钳制,意识形态是完全受控权力机关,而表面时好时坏的关系正是一种游弋状态,但总不能脱离开来。这也增添了中国当代艺术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