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C标记玉米根茎叶添加对不同肥力棕壤呼吸与激发效应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o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肥力的基础,不仅维持着农田生产力的稳定,其在土壤中的转换更是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玉米秸秆作为土壤重要的外源有机质,其还田后会影响土壤呼吸、总有机碳的累积矿化和激发效应,且受秸秆组成成分差异和土壤自身肥力水平影响显著。然而,现有大多数研究针对不同施肥处理(包括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土壤碳矿化和激发效应的内容较多,且以实验室培养方式为主,而在田间尺度细化秸秆不同部位还田及与土壤肥力间交互作用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依托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利用13C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田间原位培养试验,通过向不同肥力处理棕壤(高肥棕壤:连续施用31年有机肥;低肥棕壤:不施肥)中分别添加13C标记的玉米根、茎、叶,进行540天田间原位培养试验,定期测定土壤呼吸通量、土壤排放CO2-13C值,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并计算微生物代谢熵(q CO2),探究玉米秸秆不同部位(根、茎、叶)残体碳对不同肥力水平棕壤呼吸与激发效应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机理。试验共设置8个处理:低肥土壤(LF)、低肥土壤+根(LF+R)、低肥土壤+茎(LF+S)、低肥土壤+叶(LF+L)、高肥土壤(HF)、高肥土壤+根(HF+R)、高肥土壤+茎(HF+S)、高肥土壤+叶(HF+L)。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与不添加秸秆棕壤相比,添加玉米秸秆可以显著提高棕壤呼吸通量及总有机碳累计矿化量。低肥棕壤添加根茎叶处理的土壤CO2-C排放累积量分别增加134.04%、126.46%和95.16%,高肥棕壤分别增加156.66%、189.45%和95.88%,且两种肥力水平土壤中添加根、茎处理的土壤CO2-C排放累积量均显著高于叶处理。(2)秸秆不同部位还田均会引起高低肥棕壤的正激发效应。其中,低肥棕壤激发效应小于高肥棕壤,添加茎处理棕壤累积激发效应>添加根处理>添加叶处理。总体上,低肥土壤的波动幅度大于高肥土壤,秸秆部位对两种肥力水平土壤的激发效应显著影响。(3)玉米秸秆添加显著增加了高肥和低肥棕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不添加秸秆土壤相比,低肥土壤添加玉米根、茎、叶,棕壤微生物量碳分别提高了133%、174%和134%,而高肥土壤分别提高了172%、205%和142%,高肥土壤整体提升幅度高于低肥土壤。(4)玉米秸秆添加提高了土壤微生物代谢熵(q CO2)。由于玉米根、茎、叶主要组分具有差异性,还田后引起微生物利用差异,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代谢熵(q CO2)对玉米不同部位响应不同,相较于根、茎,添加秸秆叶的棕壤q CO2提升幅度较小。其中,低肥棕壤表现为添加茎处理>添加根处理>添加叶处理>不添加秸秆处理,高肥棕壤表现为添加根处理>添加茎处理>添加叶处理>不添加秸秆处理。同时,受土壤肥力水平影响显著,低肥棕壤添加玉米根、茎、叶处理q CO2最大值分别达到0.82、0.89、0.78,而高肥棕壤最大值分别为1.52、1.02、0.52,高肥棕壤添加秸秆后的q CO2整体大于低肥棕壤。此外,土壤微生物同位素代谢熵(q13CO2)与土壤微生物代谢熵(q CO2)变化趋势一致,整体同样表现为添加玉米秸秆叶低于添加玉米秸秆根、茎,低肥棕壤整体小于高肥棕壤。
其他文献
锑(Sb)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导致土壤环境中Sb浓度的急剧上升。严峻的土壤Sb污染形势,需要合适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指导Sb污染的风险管控,而现行的标准未充分考虑土壤性质的差异和污染物对土壤动物的潜在生态风险,不能为我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修订。为保证修订工作的科学性,必须深入推进Sb对土壤无脊椎动物毒性的阈值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0872
学位
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生物农药逐渐被广泛应用,但经常出现为了追求药效而超量施用的现象,加剧了其在环境中的积累和对生态系统的风险。目前关于农药的环境效应评价主要集中在化学合成农药,而对生物农药的报道较为少见。本文以黑土为供试土壤,以阿维菌素(杀虫剂)、春雷霉素(杀菌剂)、井冈霉素(杀真菌剂)三种农用抗生素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通过测定土壤铵态氮含量和硝态氮含量,研究
学位
秸秆还田是土壤有机质提升的重要途径,然而,东北黑土水稻田淹水期短,非淹水期长且多处于冻结状态,水稻秸秆碳氮在黑土不同种稻年限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中的分配与固定如何?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双标记(13C/15N)水稻秸秆示踪技术,通过150 d淹水培养(温度为20℃,淹水层为1 cm)和随后150 d冻结培养(温度为-15℃,饱和水分状态)试验,研究水稻秸秆添加(添加量为1%)对黑土不同种稻年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成为了国家在新世纪做出的重要决策;振兴东北政策的施行是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方式造成区域资源消耗过度、污染物排放严重等问题,其如何平衡绿色生态和经济发展,日益受到社会的热切关注。本研究采用能值分析方法,核算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本存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污染物影响下环境服务与损失在内的资源消
学位
近年来,抗生素在自然水域和农业污水中被频繁检出(浓度级别为ng/L-μg/L),成为社会关注的新兴污染物。四环素因其对疾病防治、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多应用于人类医学和畜禽养殖。然而四环素并不能完全被人和动物消化吸收,30%-90%的四环素通过粪便和尿液被排放到环境,进而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吸附法因具有高效率、易操作、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水中
学位
工业废弃物铁矿尾砂资源丰富,堆积的尾砂会占用土地资源,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急需资源化利用。褐土存在质地粘重、养分瘠薄、土壤易板结等问题,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料富含营养元素,可以提高土壤养分,铁矿尾砂能改善土壤质地。本文采用室内压实模拟和室外盆栽相结合的试验方法,设对照(CK)、单施有机物料(OM)、单施铁矿尾砂(A5)、20%铁矿尾砂配施有机物料(A3OM)、34%铁矿尾砂配有机物料(A5OM)、
学位
包膜肥料的施用能够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是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当前常用聚合物包膜肥料价格高、膜材料在土壤中不易降解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来源广泛、廉价以及可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PVA)、壳聚糖和淀粉为原料合成水基共聚物包膜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添加不同比例的壳聚糖、淀粉和PVA对水基共聚物膜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吸水率及极差
学位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措施和过量施用化肥等原因,土壤结构性差、蓄水保水能力降低和土壤板结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耕地生产能力下降。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每年产生的秸秆资源量巨大,秸秆还田是提升农田土壤地力、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然而,当前由于秸秆还田方式单一及秸秆还田难的问题,限制了秸秆农业资源化利用。因此,本文采用田间微区的试验方法,探讨秸秆不同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本研究
学位
土壤胶体是土壤团聚体及土壤结构形成的基础物质,其表面特性及颗粒间相互作用对土壤性质的展现及其肥力作用的发挥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由于土壤系统的异质性、土壤胶体迁移过程的微观性及复杂性,并限于传统研究手段的制约,目前尚难以清晰、完整并真实地捕捉到微观尺度下土壤胶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及机理。鉴于原子力显微镜(AFM)具有纳米级的分辨率且能够测量物质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将其应用于土壤亚微米尺度范围内胶体
学位
辽西地区铁矿资源丰富,长期铁矿采选以及大量铁矿尾砂堆放,造成土地损毁和生态环境破坏。根据国家矿山复垦与生态恢复的政策要求,矿山通常采取边开采边复垦的方式,对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在复垦过程中,受可用土壤资源量少的限制,部分矿山尝试利用铁矿尾砂与土壤复合构造土壤剖面的工艺措施。通过调查,由于采取的铁矿尾砂与土壤复合构造土壤剖面的工艺和配比各不相同,复垦后的农田作物产量存在差异。目前辽西地区利用铁矿尾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