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由于高盐含氮废水会导致微生物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以致于发生质壁分离甚至死亡,这严重限制了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在高盐含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海洋厌氧氨氧化菌(marine anammox bacteria,MAB)具有天然的耐盐特性,在高盐废水处理过程中有良好的脱氮性能。然而,由于MAB生长速率慢、倍增时间长以及对运行环境变化较敏感,导致MAB反应器启动困难,这严重影响了其在高盐含氮废水处理中的广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高盐含氮废水会导致微生物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以致于发生质壁分离甚至死亡,这严重限制了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在高盐含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海洋厌氧氨氧化菌(marine anammox bacteria,MAB)具有天然的耐盐特性,在高盐废水处理过程中有良好的脱氮性能。然而,由于MAB生长速率慢、倍增时间长以及对运行环境变化较敏感,导致MAB反应器启动困难,这严重影响了其在高盐含氮废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本文通过采用电化学技术,对高盐废水中MAB的脱氮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施加外加电压强化高盐废水中MAB生物活性的研究发现,外加电压的施加明显提升了反应器中MAB的脱氮性能。当外加电压为1.5 V时,反应器中MAB的脱氮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平均总氮脱除效率达到最大值为0.65 kg/(m~3·d),相比较于对照反应器提升了27.45%。此外,外加电压降低了MAB混合菌群的生物多样性,而主要脱氮功能菌属Candidatus Scalindua的相对丰度相比较于对照反应器却增加了4.63%。同时,在1.5 V电压阶段反应器中EPS和血红素c含量相比较于对照反应器分别提高了51.98%和40.00%,这意味着MAB的生物活性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得到增强。根据再次修改的Logistic模型分析表明,在1.5 V的外加电压下MAB脱氮过程的迟滞时间缩短了0.72 h。较高的电压(>2.0 V)对MAB的生物活性有抑制作用,平均总氮脱除速率下降至0.33 kg/(m~3·d)。随后撤除外加电压发现平均总氮脱除速率恢复到了0.61 kg/(m~3·d),这说明MAB的生物活性是一个可逆的过程。(2)采用单级室微生物电解池驱动高盐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研究发现,在不添加外源NO2--N的情况下MAB在微生物电解池中实现了氨氮直接转化为氮气的过程。随着外加电压从0.5 V提升到1.1 V,微生物电解池中氨氮脱除速率也随之提升,并且在1.1V电压阶段氨氮脱除速率和总氮脱除速率同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5和50g/(m~3·d)。在1.1 V电压阶段,阳极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对于微生物电解池中氨氮去除的贡献率在77.12-91.05%之间,另外部分氨氮的去除源于阳极硝化耦合海洋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然而,随着外加电压的提升,反应器中NO2--N和NO3--N的积累逐渐增强,这使得总氮脱除速率在1.5V电压阶段快速下降到了34 g/(m~3·d),而且在1.5V电压阶段氨氮的去除只源于阳极硝化耦合海洋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另外,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MAB和电活性硝化菌属在阳极生物膜上得到了富集和强化。Candidatus scalindua、Nitrosmonas和Nitrospira是驱动阳极厌氧氨氧化和阳极硝化耦合海洋厌氧氨氧化反应的主要功能菌属,其在阳极生物膜上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9.27、0.84和0.21%,这进一步揭示了微生物电解池中氨氮的去除机理。
其他文献
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环境,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但目前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学生提问环节设置、提问情境创设流于形式等问题,导致学生提问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愈发困难。对此,本文基于育人角度,充分发挥微课“信息载体量大”“主题明确”“形式多元化”的优势,采用情境-问题”模式设计微课教学资源,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方
含Bi层状钙钛矿型铁电材料具有自发极化大,居里温度高等优点,受到材料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其中,Bi5Ti3FeO15在室温下同时具有铁电性、磁性以及磁电耦合性能,受到极大关注。然而,大量关于Bi5Ti3FeO15单晶、陶瓷和薄膜电学特性的研究报道表明,其铁电性能弱且通常表现出明显的漏电特性,Bi5Ti3FeO15弱的铁电性与其微观结构的关联尚不明确。铁电体的极化特性与其畴结构和畴动力学密切相关,研究
能源和信息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的推动力,其中电化学储能和自旋电子器件被分别认为是实现以上两个领域持续突破的关键。电化学储能是以电化学过程操纵、存储电荷;而自旋电子器件旨在研究电子的双重属性(电荷与自旋),从而实现电子输运和磁性之间的相互调控。因此能量存储和自旋电子器件在本质上都是操纵电子。自旋电子学中磁电耦合的思想为电化学储能的机理表征提供了方法,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磁性测试来直接从电荷这
近些年,气体传感器被广泛运用于环境监测,工业制造,气体运输,民用预警等领域,但目前仍具有响应低,选择性差,响应恢复时间长,检测限高,抗湿性差等缺点。因此,具有优异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纳米材料是研制下一代气体传感器的关键。原子层沉积(ALD)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可以通过自限制反应将材料以单原子膜的形式沉积在目标基底表面,具有高度的可控性、沉积均匀性和易于量产等优势。通过ALD技术沉积材料,
锌-空电池(ZABs)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体积小和无污染性等优势,被看作是新一代发展潜力大的能源储存和转换设备。但目前,锌-空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缓慢的问题仍然是研究人员首先要解决的。此外,氢气具有极高的比能量密度和绝对无污染性使其在各种替代能源中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中,水电解析氢反应(HER)成为推进氢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无论在ORR还是HER过程,寻找高活性和高耐久度的低
由于无机肥料中养分易被土壤固定、吸附及淋溶流失,导致肥料利用率低下,加速了土壤酸化、板结及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发展,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作为环境友好型肥料,糖醇螯合肥在经济作物上已开展大量研究,且其应用效果一般优于无机肥料。然而,目前其研究较少涉及种植面积广泛的粮食作物。此外,以往研究中施用的糖醇螯合肥未标注其螯合率,且通常以混合物形式存在,甚至某些仅为糖醇与无机肥料简单掺混,而并未发生螯合反
超材料作为一种周期排列的人造材料,由于其不同于自然界存在的传统光学材料的电磁特性而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超材料的光学性质不仅取决于其组成材料也取决于其几何结构,可以在亚波长尺寸上对光场的偏振态、振幅以及相位等多个维度进行有效的调控。因此在光学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生物传感技术、微波与太赫兹器件等方向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成为微纳光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本论文主要开展基于超材料的光场偏振调控与
柔性生物电子器件凭借其高柔韧性和高生物兼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稳定的循环性能被广泛运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的供能领域。然而,有机电解液高度的易燃性导致锂电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安全性更高的水系电池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水系锌离子电池凭借着锌的高安全性、高理论比容量(820 m Ah g-1)和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0.76 V vs SHE)等特点在水系电池体系中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呼吁,加快建设绿色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发新型能源就显得极为重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支撑着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化,并有着引人瞩目的发展潜能。比如从污水中回收电能并代谢污染物。可惜的是研究表明,电极与产电微生物间的胞外电子转移(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EET)速率是极其缓慢的,
在资源短缺和传统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环境破坏问题日趋严重的当代,开发新型高效的清洁能源存储及转换装置是势在必行的,其中包括锌-空气电池(ZABs)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二者在经济性、安全性和能量转换效率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ZABs与PEMFCs中,其阴极上发生的核心电化学过程均为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鉴于该反应存在动力学迟缓、过电位较高的弊端,开展高活性催化剂的找寻工作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