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衣分等产量性状的遗传、QTL定位及不同衣分材料纤维初始发育的比较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piao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棉花产量依然是目前棉花育种的主目标,研究棉花产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对指导棉花产量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衣分是棉花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大量资料表明,棉花产量的改进与衣分的提高有密切关系。同时,衣分又与其它产量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因此,对棉花衣分性状的遗传及相关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以不同衣分的棉花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棉花衣分及相关产量性状的遗传、QTL定位,以及不同衣分棉花材料在纤维初始发育过程中的异同。结果如下:1.双列杂交遗传分析利用6个不同衣分的陆地棉品种(系)半半棉、泗棉3号、苏棉12、关农1号、石短5号和黔农465,配制6×(6-1)个杂交组合,通过亲本和F1的随机区组试验,利用加性-显性(AD)遗传模型分析表明,陆地棉各产量性状都有较高的遗传主效应方差,产量性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其中,衣分、衣指以加性效应为主;籽棉产量、铃重和籽指以显性效应为主;皮棉产量和单株铃数以加性和显性效应为主。衣分和衣指的普通广义遗传率和普通狭义遗传率均最高,加性方差分量分别为61.8%和65.6%。相关和通径分析一致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的贡献最大,衣分次之,铃重最小。对F1、F2杂种优势预测结果表明,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铃重具有极显著的正向群体平均优势;衣分和衣指的群体平均优势为负优势,衣指达极显著;单株铃数和籽指的群体平均优势不显著。群体超亲优势衣分、衣指和籽指为极显著负优势;其他产量性状群体超亲优势不显著。2.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通过构建泗棉3号×石短5号(组合Ⅰ)和泗棉3号×黔农465(组合Ⅱ)的P1、P2、F1、F2、B1、B2六世代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衣分等产量性状进行了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发现,尽管2个组合各产量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并不完全一致,且主基因和多基因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存在差异,但所有性状至少在1个组合中检测到主基因的存在,表明棉花产量性状主基因存在的普遍性。对2个组合各产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比较得出,各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比多基因遗传率在不同组合间趋势变化相对较稳定。各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分量在2个组合中也不完全相同。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在2个组合中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衣指在组合Ⅰ中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在组合Ⅱ中属于典型的多基因遗传;单株铃数和铃重在2个组合中分别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和以多基因遗传为主;籽指在2个组合中分别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和以主基因遗传为主;衣分在组合Ⅰ中以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并重,在组合Ⅱ中属于典型的多基因遗传。3.陆地棉衣分差异群体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QTL标记和定位利用泗棉3号×石短5号(组合Ⅰ)的F2、F2:3和泗棉3号×黔农465(组合Ⅱ)的F2衣分差异群体,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QTL分子标记和定位。应用6111对SSR引物对亲本进行多态性检测,组合Ⅰ和组合Ⅱ分别获得了123个和107个多态性位点。组合Ⅰ共鉴定出了18个控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变异的QTLs,包括2个衣分QTLs、4个籽棉产量QTLs、4个皮棉产量QTLs、2个衣指QTLs、3个单株铃数QTLs、2个铃重QTLs和1个籽指QTL,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6.9%~16.9%、5.6%~16.2%、4.8%~15.6%、7.7%~13.3%、8.2~11.6%、6.1%~7%和6.6%。单标记分析还检测到8个分子标记分别与各产量性状连锁。组合Ⅱ共鉴定出了7个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QTLs,包括1个衣分QTL、1个籽棉产量QTL、1个皮棉产量QTL、1个衣指QTL、2个籽指QTLs和1个单株铃数QTL,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10.0%、41.9%、36.5%、12.6%、6.8%~10.9%和15.9%。单标记分析还检测到11个分子标记分别与各产量性状连锁。2个组合中均发现不同性状QTLs在染色体相同或相邻区段上成簇分布,表明与产量性状相关的基因可能紧密连锁或一因多效。对所有检测到的QTL遗传效应分析发现,控制产量性状的QTLs可能主要以显性和超显性效应遗传为主。本研究所检测到的主效QTLs可以用于棉花产量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通过与前人不同群体不同组合产量性状QTL的定位结果比较得出,Chr3(A3)、Chr6(A6)、Chr9(A9)、Chr11(A11)以及Chr12(A12)/Chr26(D12)很可能包含产量性状QTLs的富集区。其中,在组合ⅠF2:3群体中Chr3(A3)上检测到的1个衣分QTL(qLP03,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6.9%)可能与Shen等(2007)在同一染色体上检测到的衣分QTL(同时在3个环境中检测到)是相同的或紧密连锁的,因为他们都与桥梁标记NAU1190连锁,对其稳定性需做进一步的试验验证。4.陆地棉不同衣分材料纤维初始发育的比较研究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5个不同衣分(28.53%~43.10%)的陆地棉品种进行了纤维初始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在开花前1 d所有的陆地棉品种均出现纤维细胞突起,但突起分布因基因型不同存在差异,且与衣分高低无直接关系。在开花当天,所有材料的胚珠表面均出现大量纤维细胞突起。在开花后1 d这些突起已明显伸长。除泗棉3号(衣分最高为43.10%)外,所有材料在开花后1 d的纤维密度均明显低于开花当天,这说明随着棉胚珠体积的膨大,纤维“稀释”程度可能与衣分高低有关。不论开花当天和开花后一天,黔农465(衣分最低为28.53%)的纤维密度均最低,而且在开花当天,该材料的胚珠表面发现有许多非正常的凹陷形纤维突起,推测这些突起将最终不能发育成成熟的棉纤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开花后1 d的纤维伸长密度与开花当天的纤维突起密度均与衣分的相关性最高(分别为0.8642和0.8141),其次为衣指(分别为0.8055和0.7968),与铃重和籽指均为负相关。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开花后1 d的纤维伸长密度与衣分的关联度最高(0.7029),其次是衣指(0.6820),与铃重和籽指关联度最低;开花当天的纤维突起密度与衣指的关联度最高(0.7111),其次是衣分(0.6571),与铃重和籽指关联度依然最低。综合两种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在纤维初始发育阶段,纤维密度与衣分和衣指关系最密切,为棉花的纤维产量育种提供了重要的信息。5.棉花四个栽培种纤维初始发育的比较研究棉花4个栽培种具有明显的衣分差异,对陆地棉(泗棉3号)、海岛棉(海7124)、亚洲棉(定远小花)以及非洲棉(A1-50)开花前后的胚珠进行了扫描电镜比较观察,并探讨了延迟授粉对各棉种纤维初始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亚洲棉外其他3个棉种均在开花前1 d出现纤维细胞突起。在开花当天和开花后1 d,所有棉种的纤维突起(或伸长)密度均在珠柄顶部的脊突处最大,合点端和胚珠中部其次,珠孔附近最小。除陆地棉泗棉3号(衣分为43.10%)外,其他棉种在开花后1 d的纤维伸长密度均低于开花当天的纤维突起密度。说明随着棉胚珠体积的膨大,其他3棉种胚珠表面的纤维“稀释”程度大于高衣分的陆地棉。在棉纤维初始发育阶段,纤维密度不仅受气象因子如温度的影响,而且与授粉时柱头的生活力密切相关;延迟授粉对纤维初始发育的影响以非洲棉较大,海岛棉较小,亚洲棉和陆地棉最小。该研究为理解4个栽培棉种纤维分化和发育机理、通过人工授粉棉纤维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探讨4个栽培棉种纤维发育的亲缘进化关系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油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病虫害的严重影响对油菜产量的提高是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因此油菜抗病虫研究一直是广大研究者的育种目标之一,然而油菜抗性种质资源的匮
目的:建立人体血浆中阿奇霉素HPLC测定法。方法:血样采用固相萃取方法,即2.0mL血浆过柱抽干后,用1.0mL双蒸水连续淋洗2次,淋洗液弃去,再用1.0mL甲醇洗脱回收,回收液于60℃水浴挥干,最后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出版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应运而生。相比传统出版物,网络出版物有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不足的一面。网络出版物对大学生的思想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
本研究选用遗传性淀粉组分不同的小麦品种,通过改变小麦籽粒灌浆阶段温度,系统研究小麦籽粒淀粉粒度分布,直、支链淀粉合成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分析不同类型小麦籽粒淀粉粒分
本刊已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网络采编平台,全部改为网络投稿,不再接受其他投稿方式。作者请登录本刊投稿网址(http://xbgy.cbpt.cnki.net/)。进入"作者工作区"先行注册(稿件中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提高油菜籽产量和含油量以增加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当前油菜研究和育种的首要目标。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不可替代的最重要的途径,在油菜育种中已
水稻产量的提高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及需求的重要战略问题,高产是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籼稻和粳稻是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籼粳亚种间巨大的遗传差异导致籼粳杂交种产生强
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但现行艺术大学英语教学中,依然面临着不少困境,如: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强;艺术类大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不高
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工程的重要专业课程,在移动通信技术教学改革中,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将数字移动通信无线规划设计案例应用于教学,注重实验教学,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产学研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