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径向共振理论的人体脉搏谐波分析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多数血液循环系统理论当中,动脉被看作是血液流动的管道,但是在实际的人体生理系统中,心脏仅仅用了1.7瓦的输出功率,面对着动脉系统的复杂结构,克服了动脉管道的层层阻力,并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把动脉血管当作是血液流动的管道,这种输送效率是没有办法达到的。因为在动脉系统的能量分配当中,由动脉管壁振动所储存的弹性势能占了98%,远远超过血液本身流动的动能,因此共振理论把动脉系统看作是血液压力波的传递系统,心脏将血液泵出后,撞击在主动弓脉的弯曲上,用来增大血液压力波的振幅;这个血液压力波在经过动脉系统传送到末端之后,再通过末端的毛细血管床的小开口,将血液推送到毛细血管,完成供血的任务;各器官通过与心脏的跳动达到良好的共振,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动脉系统血液输送的效率。通过这个理论,循环系统的高输送效率才能得到解释。脉搏波的频域分析为脉搏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频域分析方面,基于血液循环径向共振理论,证实了传统医学脉诊诊断的真实性和科学基础,使得脉搏波的谐波分析方法有了理论上的意义,并在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进展。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动脉系统血液循环原理的研究。分别分析了西方医学在血液循环理论上的瓶颈,中国传统医学在循环系统上面独到的见解,以及基于血液循环径向共振理论的脉搏谐波分析的新方法。2)、流量理论与共振理论的推导和比较。分析了弹性贮器模型,泊肃叶方程,莫恩斯-柯特维格方程,沃姆斯莱数方程的不足之处,进而研究了径向共振理论的推导过程和理论解,表明共振理论更符合实际的心血管系统生理学构造。3)、设计和实现了人体脉搏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系统硬件包括脉搏传感器,信号调理,模数转换,USB通信等。软件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达到了去除脉搏波当中噪声的目的。4)、禁食对人体脉搏波各次谐波的影响实验研究。本实验通过分析人体在禁食条件下和恢复饮食条件下的桡动脉脉搏的各次谐波幅度变化,来研究人体对禁食情况下的生理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人体持续禁食的过程当中,脉搏波各次谐波确实会发生相关的变化:桡动脉脉搏波的二次谐波的幅值在禁食的情况下显著增加,而六次谐波的幅值在禁食的情况下显著下降。而随着恢复饮食,桡动脉脉搏波的二次谐波和六次谐波都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根据血液循环的共振理论,谐波的幅值跟血液分配的比例有关,这些结果显示,在禁食情况下,人体有一个重新分配血液的趋势,来调整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能量分配。进一步证实了传统医学脉诊诊断的真实性和科学基础。
其他文献
证据是刑事诉讼中的核心,非法证据的认定与排除,关系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定罪与量刑,其规则的建立与运行彰显了保障人权的价值目标。审查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侦查终
当今世界,英语的重要性已广为人知。通过对潜在课程含义和特点的解析,以及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阐述,从物质形态、精神层面和关系层面三个角度,初步探讨了英语潜在课程的开发
采用板框压滤机在中试规模下,以粉煤灰替代工业石灰,对污泥进行调质脱水实验研究,从而考察粉煤灰替代石灰进行污泥调质脱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粉煤灰投加后可降低污泥p H,降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因为金融经济危机而改变。尽管金融经济危机在近期会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可以从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中药注射液的不合理配伍应用一直以来是影响其临床应用安全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汇总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研究情况,探讨配伍对中药注射液安全性的影响,以期引起对中
<正>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理技能,培养护生职业情感,认识职业环境和适应护士角色的过程[1]。而临床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临床
针对南京军区总医院耗材管理方面的特点,在综合原“医院设备器材管理信息系统”和“军字一号”系统相关功能模块的基础上,开发了“医院卫生材料库存核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目的 :研究雌二醇 (E2 )、孕酮 (P)、催乳素(PRL)产前产后的变化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8例孕妇产程开始与产后 72h的E2、P、PRL ,同时用Edinburgh产后
广西中小企业作为促进广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跃力量,在增加就业、稳定社会、服务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中小企业除了
以西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以西宁市1987、2001年和2014年3期Landsat-5和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和GIS支持下,选择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