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臭氧损耗对亚太地区春季地面气温的影响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dz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85年南半球极地臭氧损耗被发现以来,平流层臭氧损耗所引起的辐射效应和气候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北极,上世纪九十年代也观测到了严重的臭氧损耗,北极平流层的臭氧损耗能否对对流层的气候和环流场产生影响是目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利用合成分析、奇异值分解及变点检测等统计方法集中分析北极臭氧损耗对春季亚太地区地面气温的影响。   首先根据损耗最严重的三月臭氧数据选取损耗严重的年份和正常年份。利用合成分析和SVD分析,结果证明臭氧高、低值年,地面气温异常呈现不同的分布:在臭氧低值年,超过95%信度检验的增暖显著区域在(40°N-80°N,65°E-120°E),以及东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一些范围较小的区域。增暖最大区域在欧亚大陆,中心位于(70°N,90°E),增暖最大值为7℃。同时,对比分析79后AO正负位相年地面气温合成分析发现,AO正位相所影响的区域和臭氧损耗年地面气温异常的分布和强度都有不同。同时,在AO位相不明显的年份,在臭氧损耗年亚太地区地面气温的异常依然显著,增暖幅度在3℃以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臭氧作为一个外界强迫因子,可以通过改变辐射效应来影响极地气温,再通过空间上的自相关影响中高纬度地面气温变化。   最后利用变点检测方法分析了三月臭氧损耗影响的关键地区地面气温的变化,研究三月气温转折点所在的天数。通过分析,发现在不同纬度对应的转折点是不一样的。在臭氧损耗的年份,中高纬度的气温转折点比正常年份要提前,意味着提前由冷季进入暖季,这和臭氧损耗带来的春季变暖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闪电甚高频辐射定位技术迅速发展,业已成为闪电物理研究的主要手段。本研究的主要是通过自行设计的无线电窄带干涉仪对闪电的时空发展特征进行观测。该系统基于双基线正
为了得到沈阳市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用区域大气扩散模式CALPUFF(California Puff Model)模拟了SO2,NO2,以及PM10三种污染物典型四季的浓度分布,并将模拟结果与沈阳市区7个
本文利用NCEP/NCAR提供的1979-2000年的大气环流资料和海表温度异常资料,分别分析东亚季风指数与热带海表温度距平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综合反映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异常的综
甲烷(CH4)是大气中重要性仅次于CO2的温室气体,湿地是甲烷最重要的自然排放源,但是,目前对于湿地的甲烷排放量的估计一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全球大气CH4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715
王羲之《修小园子贴》释文仆近修小园子殊佳致果杂药深可致怀也倘因行庆慰姊故诸恶反侧永嘉至奉集欣熹无喻诸恶不差悬忧顺何似未集理行大剋迟此无喻王羲之此帖写得流畅奔放,
“立三路线”是1930年6至9月间以李立三为代表的中央所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总称.它的产生、发展以及纠正与共产国际有着密切的联系,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深
目前针对于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产量影响的模型评估研究显示: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温度的增加以及造成的作物生育期缩短是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研究结果完全依赖于作物
飑线是影响我国北方的主要强对流系统之一,经常带来地面大风、局地强降水、冰雹、闪电等天气灾害。飑线的致灾性极强,但目前对飑线是否触发和是否发展的预报准确率很低,这是由于
目前,城市化已经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了一些负面的问题,如环境问题。同时城市化也促使了城市气候的变化。城市化对气候最重要的影
电视新闻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画面的动感与鲜活,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记者对新闻现场的观察与把握。有的记者也因此认为电视新闻的采访往往都是“规定动作”或“即兴”发生(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