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素质培养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发展。“减负”即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指生理上的负担。如学习时间过长,作业量过多,必要的休息时间不足,娱乐活动较少等。“学思维”活动课程是由胡卫平教授以林崇德教授的思维能力三维立体结构模型为基础构建的,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活动课程。本研究通过质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教育实验,并且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法为辅助,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学思维”活动课程与以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和减轻课业负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种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阐述了减负的理论基础、创新素质的文献综述,并且对减负与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机联系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明确了本研究设计的核心概念,为后面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对“学思维”活动课程的目标与思想、课程结构与教学原则以及关于“学思维”活动课程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阐述了本研究的是在胡卫平教授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思维”活动课程,通过思维训练,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将学生的学习负担减下去,将其创新素质提上去。从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验就是围绕着这一设想展开的。第三章是实验过程设计,提出实验假设:过一年经之后的实验追踪,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打破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提高教育学生创新意识,得到了期望的结果是课业负担明显得到减轻,以此同时实验组的学生创新素质有明显提高。明确具体的研究对象、实验学校以及实验的方法,对相关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第四章基于上一章的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这一章进行具体的结果讨论,主要从“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小学生的减负与创新素质的培养的影响、对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是本研究的研究结论,经过理论分析、数据分析,本研究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选取被试,其中实验组学生为340名,控制组学生341名,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每两周一次的“学思维”活动课程教学。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经过一年追踪研究,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在“学思维活动课程”进行下,小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各个因子,都有显著的差异。实验表明,“学思维”活动课程的培养下,小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达到了期望的实验效果。(2)对小学生实验组的课业负担减轻之后,创新素质有显著提升。这说明“学思维”活动课程积极的、开放的课堂环境、教师的鼓励与支持、小组合作的氛围对于小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