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术科转型促成教学转变——从画法几何到计算机图形学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e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建筑教学的视角来看待数字技术的发展,通过全面分析传统设计术科的技能结构--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构造等课程,说明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传统设计术科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发展,但是,随着计算机工具的出现以及飞速发展,计算机这一工具迅速取代了传统绘图工具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开发极大地丰富了建筑师创作的手段,计算机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在图形领域所表现出来的超强计算能力,有助于建筑师对空间多样性进行探索。   这也在客观上证明了在新的时代里,建筑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文章通过对计算机图形学的本质、国内外院校对数字化教学的改革探索、以及同济大学建筑数字教学上的研究案例进行分析,明确地提出用计算机图形学作为新的设计术科基础来取代传统的设计术科这一观点。借此希望建筑教学能够对技术进步做出积极快速的反应,建立新的设计术科,只有这样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
其他文献
教堂作为一种较早的外来植入的建筑类型,自明清传入山西,经过历代的更替,外在的形式和蕴涵在建筑内部的制度都受到了时代和地域的影响。这些影响直接生成了一种适合于山西本土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旧城的商业中心出现了种种问题:历史地段普遍遭受破坏、交通拥挤、人车混杂、停车场地不足、房地产开发结构失衡……等等,这些弊病导致了旧城商
自2008年,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组织联合推出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试点城市以来,“低碳城市”就成为很多城市追求的梦想,保定更是将其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名片,写入了城市总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在我国的推进,一方面滨水景观需要抛弃千篇一律的毛病,进入与文化内涵融合的阶段;另一方面傈僳族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开始逐渐面临生存、发展的困境,需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从而结束了自18世纪以来的工业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中传统的制造业占城市经济的比重逐渐下降,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其他
近十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体育建筑形成了空前的影响。与当今建筑学发展一致,大型体育场建筑设计的未来必然会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工程学、城市经济
学位
街道空间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虽然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发展迅猛,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但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
传统聚落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体现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生态条件和社会历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传统聚落形态构成特色,并加以保护和利用,对于延续地域文脉、保护
模块化设计是一种实用的设计方法学。目前广泛地应用于机电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图书馆和教学管理等领域。它可以有效的解决标准化与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同时对产品的绿色设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