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重要化学反应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92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离不开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到复杂的反应机理,而动力学理论模拟则是从微观层次上研究反应机制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运用动力学方法对三个重要的化学反应进行了理论模拟研究,得到了丰富的动力学相关信息,从而帮助人们从微观层次上更进一步地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本文的第一个反应体系是OH+H2O反应。OH+H2O→H2O+OH这一对称性反应,在大气化学、燃烧化学、星际化学、环境化学等领域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有大量的深入研究报道。对于该体系基于较为精准的CCSD(T)-F12a/AVTZ理论水平,计算了筛选出的近48000个数据点,采用对易不变多项式结合神经网络(PIP-NN)的方法拟合构建了该反应体系的全维高精度势能面(PES),该势能面的拟合误差是0.12 kcal·mol-1。在该势能面上,采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对OH+H2O反应体系进行了相关动力学研究,得到了积分截面(ICS)以及微分截面(DCS)等动力学信息。并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碰撞能从8kcal·mol-1到30 kcal·mol-1的增加,积分截面也逐渐增加。此外,在20 kcal·mol-1碰撞能下的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反应物OH在反应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可以当做观察者来处理;微分截面显示反应主要以后向散射为主,同时侧向散射的贡献也很大,不可忽略,这与直接的反弹机制和剥离机制一致。此外,还研究了反应物处于不同的振动以及转动激发态时的反应的活性,进而对反应机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本文的第二个反应体系是烯丙基正离子和1,3-丁二烯反应。该反应在越来越多的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它为倍半萜青蒿素提供了一个直接合成途径。运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构建了该反应的一个产物选择性的模型。研究发现通往产物的路径宽度有时可能比能垒重要,其中熵效应往往被忽略,但熵效应在构建选择性模型和设计新的选择性反应中存在潜在的实用价值。对该模型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内容:1、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方法对反应路径上的过渡态、局部最小点和最低能量路径(MEP)加以分析。2、采用变分过渡态理论(VTST)计算了体系的反应路径,探讨了熵效应在反应选择性中起到的作用。3、采用Progdyn脚本程序,基于准经典轨线(QCT)以及经典轨线的方法对反应进行了上坡(uphill)以及下坡(downhill)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并探究了非统计的动态效应是否决定产物的选择性。4、构造了沿着反应坐标的两个维度的减维势能面(reduced-PES),讨论了势能面的形状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本文的第三个研究体系是苯基乙烯基亚砜和二氯乙烯酮反应。对反应中涉及到过渡态后分岔(PTSB)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展开探究。本文基于早期的实验结论,提出了一条可能的反应途径,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方法对该路径上的过渡态和局部最小点进行结构的优化,并对最低能量路径加以分析。在探究反应机理的过程中发现该反应可能涉及到与产物选择性相关的过渡态后分岔的过程,即PTSB的过程。该反应的最终产物是丁内酯产物,产物中C-O单键上氧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反应底物。一种情况是来自于二氯乙烯酮,而另外一种情况则来自于亚砜基团。因此,为了更深一步地探究产物的形成过程,采用直接动力学轨线的计算,从分岔的过渡态TSS1处进行了下坡准经典动力学模拟。通过动力学模拟计算进一步地揭示了丁内酯产物上C-O单键中氧原子的来源以及产物选择性的问题。
其他文献
当前,有害藻类水华时有发生,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藻类有机物也是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对水厂的正常运行与水质安全影响极大。超声波辐射是一种有效提高藻细胞去除效率的方法,可产生多种物理和化学效应抑制藻类细胞的活性、破坏藻类细胞的结构。然而,在藻细胞灭活和破碎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遭到破坏,会有大量的胞内有机物释放到水体中,改变水体中有机物特性,干扰混凝等水处理工艺的除藻效能
神经调控是研究神经活动如何影响大脑功能的一种技术,也是认识脑功能、干预脑疾病的重要工程技术手段。神经调控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刺激、磁刺激、光刺激、机械刺激等,其各具优缺点,而具有微创、高时-空分辨率特点的调控方式是神经调控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近红外激光(near-infrared,NIR)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调控中,且被证实具有非接触和作用范围可控等优点。研究已证实NIR通过激光与组织的热作用既可以直
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安全性差、高成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环境污染和人口增长,人们对先进储能的需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设计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新型可充电池体系。近年来,以Zn、Al、Mg为负极的多价阳离子可充电池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可充镁电池具有低成本、高理论体积比容量(Mg 3833
核苷类似物是一类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癌症、病毒感染和细菌或真菌感染等疾病的重要药物,但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也带来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等问题。因此,发展高效低毒的新型核苷类药物仍是药物发现领域的研究热点。芳基三氮唑核苷类似物是一类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化合物,发展基于芳基三氮唑核苷结构的新型核苷类似物是获得活性候选化合物的重要途径。本论文工作中发展了三类新型的芳基三氮唑开环核苷类似物,结构如图1所示。图
集中供冷系统由于其节能性、环保性、消减电网负荷、节省公共区域面积、美化建筑外观等优点,正越来越多的成为当前大型公共建筑采用的一种制冷形式。集中供冷系统主要包含能源站、蓄冷、空调末端等主要设备。为了保证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节能运行,需要设计并运行高效稳定的自动控制系统。然而当前集中供冷系统主要采用集中式的控制系统架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这种控制架构面临系统建模困难和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当前相关研究主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西部地区延伸。我国西部地形起伏度大,公路、铁路面临大量隧道的建设,其中不乏长大隧道和螺旋隧道。当两地之间海拔高差较大时,可以通过螺旋隧道降低两地之间公路的坡度,提高行车安全,同时,螺旋隧道还可以在较短距离内爬升较大的高度,有效的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为山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便捷。然而,螺旋隧道特殊的线型使得施工区域污染物扩散和运移不
常规水处理流程通常包括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四步,絮凝是其中重要一环。絮凝处理效果很大程度影响后续的处理工艺和出水水质。近年来,随着对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水处理领域对高性能、高效率和多功能的絮凝剂的需求日益增长。絮凝剂的杀菌作用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絮凝剂的杀菌过程、杀菌机理、杀菌效果和杀菌广谱性有待深入探究。此外,絮凝后对水体中细菌种类的高效、准确识别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论文首先研究无机混凝
氨,作为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之一,不仅可以用于生产化肥,而且也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氢能源载体。从经济发展与人类科技进步的角度考虑,开发绿色高效氨合成技术至关重要。近年来,电化学固氮合成氨技术因其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氮气和水)、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外,洁净的电能作为该技术的驱动力,能够很好地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相兼容,有望实现分布式、模块化合成氨。然而,当前限制该技
冲击载荷是机械系统和武器装备长期面临的技术难题,而传统的被动缓冲器通常是利用横截面积可变的节流小孔产生阻尼力来吸收冲击能量,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被动缓冲器只能对某种特定的冲击实现良好的缓冲效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多工况的冲击问题。磁流变技术的出现为自适应缓冲器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然而,以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fluid,MRF)作为控制介质的磁流变缓冲器(MR
覆冰对输电线路绝缘子电气外绝缘特性产生严重影响,为此国内外学者对冰面交流电弧特性、数学模型和人工覆冰绝缘子交流闪络特性进行大量研究,但研究冰面交流电弧特性的电弧长度较短、自然覆冰绝缘子交流闪络特性研究缺乏系统性。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结合我国超/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需求,在大型多功能人工气候室系统地开展了不同电弧长度(10~60 cm)的交流电弧特性研究;在雪峰山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