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物流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迅速增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营改增”作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于2012年1月1日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始试点,改革给以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营改增”实施之初的两年间,改革的政策红利释放,社会整体的结构性减税效果明显,但是大部分物流企业却出现了税负不降反增的现象。面对改革带来的消极影响,物流企业积极应对,不断提高涉税问题处理能力,国家也颁布了过渡性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税收负担。距今为止,物流企业的“营改增”已经实施了五年时间,改革的政策红利能否在后期显现,企业能否顺利走出税负困境,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W物流企业为分析对象,对其在“营改增”背景下的涉税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首先介绍了公司业务、涉税情况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然后从税负的角度,先以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分别测算“营改增”前后两种税制下的流转税数额,并进行对比分析;之后根据2011-2015年的财务和税收情况,通过分析税负绝对额和相对额以及税收增长率等指标,探讨公司在改革实施之后几年间的税负变化情况;第四章从财务的角度,分析“营改增”对W物流企业各项经营成果和财务指标的影响;第五章总结改革之后,W物流企业尚未解决的涉税问题,从税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W物流企业的涉税优化建议。本文认为,“营改增”之后,W物流企业的税负是可以降低的。通常来说,改革进行五年之后较能体现政策实施的真实效果,案例分析显示,W物流企业逐渐摆脱了税负“不降反升”的尴尬处境,但仍然存在亟待解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企业可以从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涉税优化,达到减轻税负、降低税务风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