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运用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中“他者”的理论,通过对土著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的小说《卡彭塔利亚湾》中所塑造的三个人物的分析,借助这部作品里土著人的叙述视角和语言刻画,探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在白人统治者的统治和压迫下如何沦为“他者”,以及他们在坚守与认识自我过程中的种种差异,从而表现澳大利亚土著人在“他者”与自我双重身份之间的困惑与无助,揭示出这一民族在“他者”命运中进行自我认同时所面临的艰难困境。
“他者”与自我是后殖民批评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批评所关注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抗性关系。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中极力揭露和批判了完全性“他者”和边缘性“他者”,认为这是西方对东方的文化侵略和对东方人形象的扭曲,目的是为了维护西方资产阶级的殖民霸权。霍米·巴巴进一步发展了“他者”观点,指出文化的差异性使相互性“他者”在文化“混杂体”中得以产生,而且少数群体内部的精英分子和西方殖民者的合谋导致了双重性“他者”的出现。加亚特里·斯比瓦克认为从属阶层在帝国主义文化的压制下并没有发言权,而且她创造性地把性别引入后殖民语境下加以探讨,深刻地揭示出第三世界女性在性别、阶级、种族方面多重“他者”的生存状态。
澳大利亚著名土著女作家赖特在其代表作《卡彭塔利亚湾》中为读者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活的土著角色:安吉尔·戴、诺姆·凡特姆和威尔·凡特姆,他们在白人统治者的残酷压榨下,过着极为贫困和悲惨的生活,面对着白人统治者的残暴和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阴暗面,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痛苦和困惑,每个角色都在坎坷的命运之中苦苦挣扎,试图在土著民族被边缘化的社会里找寻自己的位置。本篇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意义和理论基础;其次从后殖民文化批评的角度分析了三位主人公在西方政治和文化统治下的“他者”形象,他们在这种悲惨命运中所展现出的自我意识,以及这些角色在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立中的反抗意识和矛盾心理;最后分析了三个主人公“他者”形象的相似性,指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都怀有深厚的感情,并且憎恨西方白人统治者的残酷统治,同时也从“他者”形象、自我意识、反抗心理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差异性,揭示出三个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源于西方白人统治者对土著民族这一边缘群体的殖民统治和压迫。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这部作品里所运用的语言刻画和描写方式的分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白人统治者的凶狠残忍,体会作者对于土著居民的深切同情,进而理解土著民族在肉体和精神上所经受的双重折磨,以及他们在自我定位过程中所历经的困惑与迷惘。
“他者”与自我是后殖民批评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批评所关注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抗性关系。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中极力揭露和批判了完全性“他者”和边缘性“他者”,认为这是西方对东方的文化侵略和对东方人形象的扭曲,目的是为了维护西方资产阶级的殖民霸权。霍米·巴巴进一步发展了“他者”观点,指出文化的差异性使相互性“他者”在文化“混杂体”中得以产生,而且少数群体内部的精英分子和西方殖民者的合谋导致了双重性“他者”的出现。加亚特里·斯比瓦克认为从属阶层在帝国主义文化的压制下并没有发言权,而且她创造性地把性别引入后殖民语境下加以探讨,深刻地揭示出第三世界女性在性别、阶级、种族方面多重“他者”的生存状态。
澳大利亚著名土著女作家赖特在其代表作《卡彭塔利亚湾》中为读者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活的土著角色:安吉尔·戴、诺姆·凡特姆和威尔·凡特姆,他们在白人统治者的残酷压榨下,过着极为贫困和悲惨的生活,面对着白人统治者的残暴和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阴暗面,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痛苦和困惑,每个角色都在坎坷的命运之中苦苦挣扎,试图在土著民族被边缘化的社会里找寻自己的位置。本篇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意义和理论基础;其次从后殖民文化批评的角度分析了三位主人公在西方政治和文化统治下的“他者”形象,他们在这种悲惨命运中所展现出的自我意识,以及这些角色在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立中的反抗意识和矛盾心理;最后分析了三个主人公“他者”形象的相似性,指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都怀有深厚的感情,并且憎恨西方白人统治者的残酷统治,同时也从“他者”形象、自我意识、反抗心理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差异性,揭示出三个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源于西方白人统治者对土著民族这一边缘群体的殖民统治和压迫。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这部作品里所运用的语言刻画和描写方式的分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白人统治者的凶狠残忍,体会作者对于土著居民的深切同情,进而理解土著民族在肉体和精神上所经受的双重折磨,以及他们在自我定位过程中所历经的困惑与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