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平原对文学史教育的研究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陈平原与他人合作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个命题,开始了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第二阶段,在《北大旧事》等教育史著作中,陈平原运用“非意识形态化”的文学研究模式,用历史深处的“文学课堂”予以发声;第三阶段,陈平原通过作为教育者的“在场体验”,思考文学史教育问题。陈平原文学史教育思想研究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梳理以往对陈平原文学史这一学科教育思想的研究,从陈平原文学史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渊源和个人学术背景进行考察,探究陈平原文学史教育思想产生的历程。立足于陈平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作为人文学者的人间情怀,对陈平原文学史教育思想进行具体阐释。首先,陈平原文学史教育思想的发端在于对文学史这门学科产生的思考,反思文学教育中根深蒂固的文学史情结,对文学史教育提纲挈领、浮光掠影的知识传授的教育方式进行质疑。其次,陈平原认为文学史教育的目的除了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之外,更肯定了文学史教育在培养人格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认为文学史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最后,陈平原通过对既有文学史研究的调整,结合大学讲坛“在场体验者”的经验以及书写大学教育史时,所获得的历史深处课堂的感受,对文学史的教育包括涉及到的教材、课堂呈现以及教师提出要求:第一,教材方面,在教材编写方面,陈平原认为教科书不等于专家书,警惕对知识的单纯罗列;在教材运用方面,教师有责任把学科前沿的进展与不同学者的观点传授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种更开阔的理论视野,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第二,课堂教学方面,陈平原所倡导的是阅读优先,经典第一的教学内容,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教学方式,不循常规,误入歧途的考查方式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课程设置;第三,教师方面,陈平原提出文学史的教师要有“书卷气”,欣赏古代书院那种“从游”的师生关系。陈平原文学史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对文学史、学术史、大学教育史基础上的,博取杂用,守正出新。通过一个学者的人间关怀,负责任地给我们展现了全新的研究文学史教育思想的角度,总的来说,陈平原文学史教育思想兼及传承性、人文性和理想性,对我国文学史课程甚至人文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