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情况导致的创伤及创伤后骨感染并不少见。创伤性骨髓炎是由于创伤或骨折术后并发感染所导致,常表现为慢性过程、感染持续存在、死骨及窦道形成等特点。创伤性骨髓炎的发生与感染的死骨和局部包裹的软组织有关,缺血、感染的死骨和包裹的软组织使得营养和抗生素难以运输到需要的部位,造成骨髓炎的长期不愈;如果进行手术清创,又易造成长段骨质缺损而难以修复。因此,创伤性骨髓炎的治疗一直是困扰骨科医师的一大难题。胫骨因具有解剖特殊性,其前部软组织覆盖较为薄弱,胫骨中远1/3处血液循环较差,骨折后难以愈合。这些特点使得胫骨创伤后发生感染的几率较大,治疗不当可造成肢体功能障碍、残疾,严重者甚至截肢。对于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治疗多主张彻底清除病灶,由此造成的骨缺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处理,包括大量松质骨移植、带血管的骨转移、Masquelet诱导膜技术等,而这些方法往往治疗的骨缺损长度有限,对供区也会有进一步损伤,且带血管的骨移植需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有一定难度。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的出现和骨搬移技术的推广,使得重建大段骨缺损、恢复患肢功能不再是困扰骨科医师的难题。骨搬移的特点是通过截骨技术将缺损区域临近部位的骨段,逐渐搬移至骨缺损区,骨段与对侧骨端会师而愈合;同时,搬移过程中随着牵张成骨的作用截骨区会产生新生骨而得到重建。这一技术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重建骨缺损方面有较为独特的优势:可以彻底清除感染灶;不需要另外寻找骨的供区;同时解决多种病变,包括节段性骨缺损、肢体缩短、畸形、关节挛缩和一些软组织缺损;可早期稳定骨骼、便于患者早期下地活动。然而,环形外固定器骨搬移技术看似简单,实际上手术次数较多、操作繁琐,术后管理复杂,随访时间长,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截肢。因此本研究分析环形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并骨缺损的疗效,同时对术后管理、随访和功能锻炼进行系统化,给出并发症防治处方,以达到进一步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的目的。目的总结环形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并骨缺损的疗效;改进创面闭合方法,总结并发症的防治“处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6例采用环形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疗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并骨缺损患者,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35岁(14~56岁);交通伤17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3例。根据Cierny-Mader解剖学分型:Ⅲ型6例,Ⅳ型20例。胫骨骨髓炎病灶清除后采用环形外固定架固定并进行骨搬移。记录骨缺损长度、骨搬移时间、带架时间、外固定架指数、并发症及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2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9.7个月(12~28个月)随访。胫骨骨缺损平均长度7.5cm(4.5~13cm),均得到重建,全部创面得到修复,未见感染复发。并发症有:3例钉道感染,2例软组织嵌顿合并会师端愈合不良,1例搬移骨段畸形愈合,1例搬移骨段力线不良,1例踝关节功能受限。根据Paley等感染性骨不连骨性结果:优23例,良3例。功能评分结果:优18例,良4例,中3例,差1例。结论利用环形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具有清创彻底、操作简单、损伤较小等优点;对修复骨与软组织缺损,重建患肢功能具有好的疗效。但搬移过程中可能有并发症的出现,要做好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