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火电机组DCS改造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ba9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力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生产过程的控制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系统的复杂程度持续增加,对DCS的处理能力和可靠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DCS作为火力发电厂的核心组成部分,担负着发电厂监视、操作、调节、报警、保护等任务,其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机组运行年限的增长,DCS各部件的老化会逐渐严重,故障率随之升高,可靠性降低。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极有必要对运行年限久,老化严重的DCS进行改造。本文主要针对九华发电公司燃煤发电机组的DCS改造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我国火电厂控制系统由基地式仪表到DCS的整个发展历程。从300MW机组现状,DCS老化程度,工作人员对DCS功能的新需求等角度详细阐述了该公司DCS改造的需求。其次,经过对三个主流品牌DCS的软硬件及改造费用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了最适合该公司实际需求的品牌,来进行本次DCS改造工作。然后,结合该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DCS改造的方案设计,分别对控制器、I/O卡件、供电系统、系统网络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配置。另外,对重要控制组态进行了搭建或优化工作,具体如下:(1)对SCR脱硝系统进行了控制组态优化工作。原PID控制效果不理想,SCR出口NOx波动较大,导致出口NOx浓度容易超标。本次控制组态优化工作,主要是在原PID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模糊控制,组成了模糊PID控制方式。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后,利用Simulink对模糊PID控制效果进行仿真,比较了优化前后的实际控制效果,确认了使用模糊PID控制后,控制品质有了明显提升。(2)对磨煤机热风门进行了控制组态优化工作。原热风门与锁紧装置为一体化控制方式,在DCS画面上无法对二者单独进行操作,也无法对二者的开关状态分别进行监控。本次控制组态优化工作,通过修改控制组态和电气控制回路,将热风门与锁紧装置改为单独控制方式,方便了对设备的监控和维护。(3)搭建了给煤机皮带秤校验的控制组态。增加了给煤机皮带秤校验按钮,避免了校验给煤机皮带秤时在控制组态中关闭功能块的操作,降低了操作过程的安全风险。通过搭建控制组态,实现了给煤机皮带秤自动校验,大部分的校验步骤不再需要人工操作,减少了校验人员的工作量。(4)搭建了真空严密性试验的控制组态。原真空严密性试验的所有试验步骤均为试验人员手动进行,人工操作较多,且人工计算真空下降值时误差较大。通过搭建控制组态,实现了真空严密性试验的自动进行,减少人工操作,试验结果更加准确。最后,总结了本次DCS改造后的改善情况和不足之处,并介绍了DCS改造的成果。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蓬勃发展。但在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传统建筑业普遍存在现场管理混乱、生产方式粗放化等问题。因此,国家对建筑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不断提升,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势在必行。在建筑行业有序平稳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大量的环境问题,使得建筑行业在健康和安全方面产生巨大消极影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健康发展。在工程项目上,一旦发生健康与安全事故,轻则造成建
熟料筒仓是水泥厂重要的物料贮存车间,具有储量大、占地面积小、综合费用低,环境低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国内外水泥工业的蓬勃发展,水泥工程层出不穷,直径超过50米,容量超过10万吨的大型熟料筒仓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大直径熟料筒仓的静动力学理论虽然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在贮料压力、温度作用下的计算理论、设计方式方法等方面研究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本文以尼日利亚某水泥厂50米大型熟料筒仓为例,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的运作日益依赖于它。在生产环境中,信息使用者无法预测灾难的发生,使得人们对于数据备份恢复的需求日益急迫。当前市面上使用的分布式数据库备份恢复模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在线业务性能影响大、恢复的数据不一致、恢复性能低等。本文在容器化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采用基于GTID的一致性机制和Write Set并行回放事务日志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具有最终一致性的高性能备份恢复模块。论文的主
重油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采用加热和蒸馏的方式通过反复地冷凝、汽化将原油分割成不同沸点范围的油品或半成品。原油分离成石脑油、航空煤油、柴油、蜡油等,并输送到下游各装置。重油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的产品覆盖了下游大型炼化和精细化工的基本原料,可以说产品的性能决定了整个炼化系统的优劣和炼油利润。目前国内有很多炼化基地,但是分布较为零散且产能偏低,拉长了产业链。装置自动化设施老旧,较多控制回路未投入自动,故障率
随着微服务的发展和机器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化的微服务指标异常检测成为工业界新的研究热点。传统基于静态阈值的异常检测规则人工配置成本高,并且当业务场景发生变化时,阈值也要对应变化,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复杂场景下的微服务异常检测的需求。当前的异常检测算法大多是无监督学习,其检测效果不佳。若使用有监督学习,虽然异常检测效果好,但是获取标签数据的成本太高。本文为降低配置微服务异常检测规则的成本,结合
人脸替换是图像识别和应用的一个实例,它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来对图像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替换,以达到类似于变脸的效果。人脸替换技术在影视创作、游戏设计、图像处理、刑事侦查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人脸替换技术方面的技术进行分析,并对人脸替换算法在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人脸识别、特征提取、特征融合、肤色替换以及人脸替换等技术进行研究,对人脸替换的效果进行比较,应用深度学习算法来对人脸替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出现,国内外对数字化移动X射线系统(简称移动DR)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移动DR小巧灵活,操作便捷,可以全方位满足隔离病房、ICU、急诊室、呼吸科及疾控中心的特殊使用。患者不用移动地方即可获得诊断,避免了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机构的认可。因此,本文对作者所在企业原有移动DR进行了研究和升级,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
本文介绍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所计量测试中心无线电仪器自动检定/校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通过对无线电仪器自动检定/校准系统的深入研究,运用通用测试软件,实现了对无线电仪器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信号发生器、信号分析仪及功率计的自动检定/校准。随着科研生产任务的不断增加,射频/微波测试仪器不断增多,手动检定/校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日常仪器检定/校准或者大批量验收的需求。射频/微波仪器自动检定/校准系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尤其是地铁建设,在各大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城市地铁具有客运量大、行驶速度快、舒适性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业已成为各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最优解。然而,随着地铁建设数量的增多和建设规模的增大,地铁日常运行监控逐步成为工程界亟待解决和优化的重要问题之一。地铁综合监控系统(ISCS)围绕安全防灾、行车启停和乘客服务等展开设计,高效的ISCS可以实现信息互通、资
随着电力技术和泛在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低效落后的电网格局成为智能社会发展的阻碍。特高压电网(Ultra high voltage network,UHV Network)作为一种高效、成熟的输电技术,已经成为电网格局、建设质量、大电网安全及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安全性是保障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基础与首要目标,高压断路器是应用于高压及特高压电网中的重要的控制与保护设备,对于保证高压电网及特高压电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