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环境指标体系的评价与构建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宜居性,取决于城市居民对其所居住区的环境与生活质量的感受。宜居城市建设的目的也在于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激增、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城市问题愈来愈严重。建立宜居城市不仅是公众的需求,更是时代的选择。  不少学者曾对城市宜居性以及其评价指标进行过研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大多数评价系统自然、社会、人文要素混合,客观、主观条件交织,计算方法繁杂,导致在宜居城市评价结果上出现颇多的争议和怀疑。论文针对上述的问题,旨在构建一套纯客观条件的、只包含自然和环境要素的狭义的、简明的宜居评价体系,以便取得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宜居城市评价结果的理解和共识。同时,论文研究结果对未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价值。  论文首先对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的多种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类和介绍,并进一步地分别对其作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考虑自然环境要素的狭义的宜居评价体系。体系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空气、水环境、人体舒适度和景观绿化。并将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筛选出9个二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在城市气候方面选取了人体舒适指数这一指标,用人体对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真实反映来衡量气候的宜居性。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水是一种本身兼具资源属性和景观属性的特殊二元性质的环境要素;水量和水质情况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城市是否宜居的感受,所以从水质和水量两大方面来评价,水质分别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来涵盖城市整体水质情况,水量则选取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这个指标。空气更是人们的生存之本,空气质量的好坏不仅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空气质量采用国内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成分衡量,分别选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去考量城市整体空气质量状况。植被本身在城市环境中也具有二重属性,植被既是城市中最重要的生态源地,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植被同时也是城市环境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具有改善城市中人类环境视觉感受的功能,对城市环境的绿化和美化担负关键作用,论文选用了在各地城市中较容易获取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这两项指标,评析城市的绿化情况,虽非理想的指标,但也是目前比较务实的选择。  在完成了指标体系的构建后,论文选取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9个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比较,旨在说明该指标体系的现实可行性。
其他文献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实现我国第三步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水资源是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快水利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西部大开
城市是地球表面发展速度最快的地表覆盖类型,全世界现今有超过七十亿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当中。城市化进程在给全世界带来繁荣和进步的同时,也给全球的生态环境、局部气候、水资源
中国西北干旱区和中亚天山内陆河流域,河川径流主要来自山区产流,而基流是河川径流重要的稳定组成部分,是枯季径流的主要来源,且受雪冰融水补给变化的影响。雪冰产流流域,对气候变
河流水文地球化学是最为基础的研究领域,是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河流也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反映了地表的风化侵蚀作用,而流域
青藏高原历来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区域,而山地冰川又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代用指标之一,通过对古冰川遗迹进行测年等研究也日益成为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一种至关重要
日益复杂的商业数据和日益扩展的地理信息应用需求,都在不断的从技术和应用两个层面上对商业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提出更高要求。本文试图在商业GIS构建和商业地理分析方法上进
冰川物质平衡是联系冰川变化和气候的桥梁,是冰川对气候变化的直接反应,其动态变化将引起冰川末端位置、面积、冰储量及径流的变化。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大多数冰川
空间地址提供一种关于人、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物体的定位实现,是用来唯一标识特定兴趣点、存取和投递到特定地点及基于地点定位地理数据的一种实现,具有地名的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农村土地被大规模征占,大量农民失去原本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最基本生计的保障,他们的后续生
南沙岛礁远离大陆,海域广阔,当前它国侵占导致海域管控错综复杂。在自然和社会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发展面向岛礁、水道和海域的可达性模型,对于了解和掌握南海周边国家对对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