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2>生态瓷砖的制备及其杀菌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光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作用引起了各国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在众多半导体光催化剂中,TiO<,2>因其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而备受关注.纳米TiO<,2>是一种新型的抗菌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以生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离子等活性基团,破坏细菌内部组织,起到抗菌杀菌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无机和有机抗菌剂,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即效性和持久性.但是在使用纳米TiO<,2>的过程中,存在粉末状TiO<,2>难于回收问题,因此固定相纳米TiO<,2>薄膜的制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无水乙醇为溶剂,硝酸为催化剂,乙酰丙酮为螯合剂,在普通瓷砖表面负载纳米TiO<,2>薄膜,研究开发出新型生态瓷砖.以亚甲基蓝溶液作为光催化降解作用的指示物,考查了原料配比、溶液pH值、沉化时间、焙烧条件以及涂膜工艺等因素对纳米TiO<,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获得瓷砖表面负载纳米TiO<,2>薄膜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XRD、AFM对纳米TiO<,2>薄膜的晶型、粒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负载纳米TiO<,2>薄膜的瓷砖表面光滑,呈现金属光泽,具有美观性;薄膜中生成的纳米二氧化钛主要呈锐钛矿相,TiO<,2>晶粒的粒径为18.98nm;纳米TiO<,2>薄膜无团聚现象,颗粒粒径比较均匀.考查了普通30W荧光灯照射条件下,负载纳米TiO<,2>薄膜的生态瓷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杀菌作用.结果表明:纳米TiO<,2>薄膜的杀菌效果随着荧光灯照射时间的增长而提高,在低浓度菌液的杀菌实验中,该薄膜的杀菌率在6h内即达到95%以上;在高浓度菌液的杀菌实验中,该薄膜的杀菌率在24h时均达到90%以上,表明该薄膜具有良好的杀菌性.对负载纳米TiO2薄膜的生态瓷砖进行耐久性、耐洗刷性、耐酸碱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瓷砖经10%稀盐酸的酸性介质和次氯酸钾碱性介质浸泡后,对上述四种菌的杀菌效果没发生衰减现象,说明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同时该瓷砖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洗刷性.采用JEM-1200EX 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TiO<,2>薄膜杀菌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其他文献
3.5亿年前,在脊椎动物的进化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生物为了适应新的陆生环境,在形态和生理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此同时,在基因
蓝藻水华暴发和蓝藻毒素已成为世界性环境问题.蓝藻水华污染所带来的主要危害之一是藻毒素的产生.在已发现的各种藻毒素中,微囊藻毒素的毒性较大,危害最严重.目前,有关微囊藻
通过对输电线路防雷的研究,重视输电线路的防雷,加大对输电线路防雷的投入,提高输电线路防雷的科技含量,加强对雷电的监测和预防,加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输电线路防雷是“可控”的,降低其雷击跳闸率是完全可行的。但防雷仍在不断发展中,应该说现在尚无万试万灵的产品和措施。防雷技术还有许多待探索的东西,目前雷云起电的机理还不清楚,雷电感应的定量研究也很薄弱,因此防雷产品也在发展中,一些防雷产品所声称的新效
脱氧核糖核酸(DNA)作为遗传物质,其携带的遗传信息直接指导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胞嘧啶(C),胸腺嘧啶(T),腺嘌呤(A)以及鸟嘌呤(G)是构成DNA一级结构的四大碱基。本文主要研究DNA
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是目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一个热点问题。风能作为应用技术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成为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大型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部件,承担着电能传输、转化的功能,局部放电可能导致变压器局部绝缘的劣化,变压器油品质的下降,局部放电的持续发展可能会引起变压器绝缘失效,导致
<正>一件内涵丰富的绘画作品在若干年后,由于历史背景的变化,后人的解读必定会有不同程度的丢失,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但到底会丢失多少?足以使我们为之深思。笔者曾在爱好艺
本文对江西电网短路电流水平和增长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提出江西电网限制短路电流的思路,在限制短路电流、供电可靠性间寻求一种最佳方案,避免单纯的为限制短路电流而牺牲电网可靠性。“十二五”期间江西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主要集中在南昌电网,针对南昌电网的特点,在限制电网短路电流方案研究中,利用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量化的可靠性指标变化情况,对南昌电网限制短路电流方案进行优化,在
提出“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系统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原则、目标、方针、政策、要求和作法,对“现代农业”提出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本研究的目的是:1)探讨在离体条件下制备α-Syn寡聚体的条件;2)探讨细胞外α-Sy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为了制备α-Syn寡聚体,我们首先构建了野生型和两种突变型(A53T和A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