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D标记和ITS序列探讨谷精草属下六个组的系统发育关系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g348386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精草属(Eriocaulon Linn.)植物种内个体变异较大,种与种之间的相似度较高,给该属的分类和系统研究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谷精草科研究主要集中在谷精草科及其近缘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上,但关于谷精草属内系统发育研究至今未见报道.该文以谷精草属下6个组共9个种为研究对象,在谷精草属植物RAPD反应体系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形态学研究相结合,并利用RAPD分子标记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探讨6个组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9个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验证已有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以及确定谷精草属和谷精草科的系统位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获得谷精草属植物高纯度总DNA的基础上,对影响PCR反应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谷精草属植物PCR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μL时,其主要反应成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模板DNA20-40ng、Mg<2+>1.5-2mmol·L<-1>、dNTP 80-200μmol·L<-1>、随机引物30-40ng;最佳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min,紧接着45个循环(94℃15s,35℃45s,72℃90s),最后72℃延伸4min.所建立的RAPD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可适合于RAPD标记分析.从7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来12个特异引物,共扩增产生116条谱带,其中107条谱带表现出多态性(92.24%),说明谷精草属植物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该试验检测了谷精草属5个种的ITS序列,结果表明谷精草属植物ITS区长度并不完全一致,这5个种ITSl的长度范围为171-306 bp,G+C含量为38.24-55.04%;ITS2的长度范围为184-288 bp,G+C含量为36.46-57.02%.在所研究的6个组中,Sect.Simplices Fyson与Sect.Apoda Z.X.Zhang组间系统发育关系较近,互为姐妹群,但这两组与Sect.Anisopetalae Fyson、Sect.Disepala Z.X.Zhang、Sect.Heterochiton Ruhland组间系统发育关系则稍远.进一步分析发现,Sect.Anisopetalae Fyson与Sect.Disepala Z.X.Zhang组间系统发育关系较近,互为姐妹群;而Sect.Heterochiton Ruhland和Sect.Leucantherae Fyson与其他组关系均较远,这两者之间关系也较远.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应更重视营造高效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达到课程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多方位发展,提升他们的学科关键
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作为高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高中英语也在逐渐抛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手法,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课改教
目前应用在恒压恒频电力电子变流系统的控制方案多为无差拍控制、线性状态反馈控制等常规反馈控制与基于内模原理的重复/谐振控制相互组合的复合控制方案。   常规反馈控
摘要:基于电压源变换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满足更高电压和功率等级的电压源变换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作为新型多电平电压源变换器,以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弥补了传统电压源变换器的不足,十分适用于VSC-HVDC输电系统。论文首先详细分析了MMC
一、指导思想rn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自身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围绕学生和运动主线,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条件设定,和多
期刊
翻译控制的肿瘤蛋白(TCTP)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在细胞内含量很高、在不同组织和细胞类型分布很广的一个蛋白质,已有的研究表明TCTP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密切相关,与人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推进,生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教学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
本文以水稻“嘉育948”为材料,研究了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水稻种子萌发中的作用。观察和比较了3种ABA处理方法(1A3A,1N3A,1A3N,A代表ABA处理,N代表
土壤CO2释放通量总量与潜力作为陆地土壤碳循环过程研究的重要组分,一直是国际统碳循环研究的前沿领域.鉴于温带森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以阔叶红松林为代表的土壤CO2排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