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理查德·赖特《父亲的法律》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n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人文学之父理查德·赖特(1908-1960)是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黑人小说家之一。他对美国黑人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理查德·赖特的最后一部小说《父亲的法律》完成于1960年,由其女儿出版于理查德·赖特的百年诞辰2008年。相较赖特的其他作品,《父亲的法律》没能得到足够的关注。但该小说的主题涉及广泛,其中包括父子关系,犯罪与惩罚,黑人反抗精神等。小说呈现了二十世纪中期青少年“弑父”心理的历史,这段由小说呈现的历史,是具有文本性的历史。而这样的历史又是在作者理查德·赖特个人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及个人兴趣影响下编撰的历史,因此这本小说又是具有作者当时代历史性的文本。本文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出发,以“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为理论依据对《父亲的法律》进行研究。作为一种具有后现代主义精神的文学理论,新历史主义对历史与文本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历史和文本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本文根据蒙特罗斯的理论:文本的历史性及历史的文本性分别对小说进行研究。一方面,从文本的历史性这一理论出发,由于一切文本都具有特定的文化性和社会性(盛宁,1997),因此文本都会受到作者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背景所影响。赖特的时代背景,个人兴趣爱好及生活经历三个方面都对《父亲的法律》这部作品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从历史的文本性出发,文本记录了历史,人们通过文学这一窗口得以了解历史,但由于作者的经历感受不同,使得文本掺有作者主观性。赖特在小说《父亲的法律》中,塑造了一名处于反文化运动浪潮中具有叛逆心理,“弑父”心理及犯罪心理的青年,体现了二十世纪中期美国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小说构建了一段属于二十世纪中期美国青少年的历史。《父亲的法律》是一部“文本”与“历史”相互交融的作品,小说不仅受到赖特社会背景及个人生活坏境的影响,而且为后人展现了一段美国二十世纪中期青少年的社会史。对该小说的新历史主义解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理查德·赖特本人及其作品,了解美国上世纪中期的历史。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构建英语介词ABOVE,ON和OVER在空间语义域内的原型图式和最高图式,并比较分析它们在“上”这一语义场内的相互关系。研究主要采用了Langacker的图式网
伴随着现代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电视同传已经成为了为本地社区带来国际新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欧洲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应用电视同传,中国的电视同
本文就福克纳的两部意识流杰作《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探讨了他意识流作品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内涵的复杂性.文章考察了西方文明的优秀成
文化研究已不再只是人类学的范畴,近年来,翻译界出现了文化热,也有人称其为翻译中的文化转向.翻译也属于一种文化行为,而且是跨文化的.既然是跨文化的行为,就必然涉及到差异
介绍以丁二烯为起始原料、经乙烯基环氧乙烷制备四氢呋喃的新工艺.丁二烯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环氧化反应,制备乙烯基环氧乙烷,再经环化、加氢反应制得四氢呋喃.并概述了
词汇是语言的建构材料,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对学习者词汇习得的调查已经发生了从量到质的变化,但国内同类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广度测试上,缺乏深度测试。本文作
该文旨在通过分析英语与闽南话的词汇互借来考察两者的语言接触.作者首先对闽南话言语社区及其与英语的接触背景作了简单的介绍,同时比较了普通话和闽南话在对待借词的不同态
以SnCl4·5H2O为催化剂、异丙醇和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讨论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反
本文首先介绍了对于意识流的经典之作《达罗卫夫人》学术研究状况:有人从文学批评角度,通过分析作品人物性格挖掘心理、社会及文化意义:有人从语用学角度研究意识流言语行为功能
Joseph Conrad (1875-1924), the pen name of Jozef Teodor KonradKorzeniowski, was bom in Ulcraine then under the Russian rule, but hewas of Polish parentage. His
学位